原標題【擔心房價下跌遭批 只因講了一句真話!】
湖北副省長擔心房價下跌遭批,2016湖北公積金提取條件及流程。中金網,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近日發表文章《一城一策去庫存,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認為“過去我們擔心房地產價格上漲,今天更應該擔心房地產價格下跌。泡沫一旦破裂,銀行貸款的重要基礎垮了,后果很嚴重,甚至會引發金融危機,這比單個企業甚至單個行業的危機要嚴重得多”。這篇文章意外引發強烈關注。
說實話,這是一篇頗見功力的文章,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確有作者自己的很多思考。其中,關于房價上漲原因的分析,特別是去庫存“恨不得把所有的措施都加上去,恨不得一夜之間就把庫存消化掉,結果又炒起一個泡沫”等觀點可圈可點。但是,因為副省長的身份,作者公開表示擔憂房地產價格下跌,遭到了如潮的批評。
顯然,很多人沒有興趣讀完這篇長文,他們就是認為房價應該下跌,而且必須大跌。在門戶網站的調查中,七成人表示不擔心房價下跌,因為房價下降“有利于百姓”;同樣多的人認為,去庫存就是要“降低房價,讓人人都能買得起”。房價大跌,意味著有房一族的財富大幅縮水,為什么還“有利于百姓”呢?難道有房子的人就不是百姓?更何況,現在的房價要降到“讓人人都能買得起”,那至少得腰斬才行吧?
房價倘若腰斬,情況會怎么樣,其實不難想象,國際上的經驗也很多。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金融系統出現大問題,企業隨之大量破產倒閉,所有人的財富縮水,社會失業增多,甚至危及社會穩定。僅從“讓人人買得起房子”的視角來考慮房價該漲該跌,是很愚蠢的——真正的低收入者到時候連吃飯都有問題,怎么可能還買得起房子?房地產之所以要去庫存,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擔心高庫存會導致房價暴跌,曹廣晶副省長只是說得更直白一點而已。
真正的問題,不在于地方政府擔心房價下跌有什么不對,而是因此采取的動作可能恰恰事與愿違。一些地方出臺強刺激的政策,恨不得一夜之間就把房子賣完,完全意識不到這樣的動作傳遞到市場上會加劇房價的波動。眼里只有單向度的目標,意識不到經濟活動的復雜,在這一點上,某些地方政府強力去庫存的沖動,與某些網友渴盼房價大跌的心態,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天真。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認為,房地產市場調控,絕不能一個政策管全省,要堅持“一城一策”。
不是把庫存完全消化掉,適當庫存也有必要,沒有庫存就會出現前些年的狀況,房子一蓋好就開始搶。這對企業來講是好事,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但對市場來講,對老百姓來講,并不是好事。庫存究竟多少合適?一個城市一個情況,要根據自己情況判斷,政府管理者應該心中有數。
事實上,判斷房地產發展趨勢,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人口會不會持續增長?對外來人口有沒有吸引力?二是經濟前景、財富是否持續聚集?如果一個地方經濟發展前景不好,企業將來有可能遷走,老百姓收入增長預期不理想,地方財富沒有聚集能力的話,未來房地產不可能增長。
文章特別指出,武漢市房地產調控有別于省內其他城市,主要任務還不是去庫存。從長遠看,人口和財富集聚兩個要素,武漢市都具備,但是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一樣的,經營城市也要把握好“度”。從長遠來看,過高的房價會增加生活成本,不利于城市競爭力提高。所以房地產調控去庫存,“一城一策”必須要強調。
而從政府角度講,未來人口增加、經濟增長,不能說可以非常嚴格掌控,但至少可以控制在
預期范圍內。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有條件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比較精準調控。
最重要是調節供需關系,一是土地供應,庫存周期超過兩年的要暫停土地供應;二是保障房與商品房的比例。總之“一城一策”就是做到心中有數,各個城市要成立專班分析本市房地產市場情況,調控房地產市場要有長遠目標,有針對性制定政策,避免猛踩油門、剎車,避免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