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霧干這行8天就被抓了,當民警對幾人拍照取證時,所有人都低下頭,只有曉霧面對鏡頭,擺出了“v”字手勢,曉霧說,“當時只覺得好玩”。
曉霧來自貴州一個普通家庭,是家里的獨苗,她的爸爸在貴州一工廠打工,媽媽在同一個廠里負責伙食。曉霧說,由于父母工作都比較忙,她從小學開始,就被寄到“大姑爺”家,由“大姑爺”照看生活起居和學習。
“大姑爺”很嚴厲,他的女兒和曉霧一般年紀,兩人放學后經常一起做作業。曉霧說,雖然被管束的嚴,但當時學習是快樂的,成績總能排在班上前幾名。
轉折發生在上初中后,曉霧的“大姑爺”去世了,父親只得把曉霧接回家。直到現在,曉霧回想起父親的教育方式,還十分生氣。
她清楚記得,有一次數學作業寫得不工整,父親看見后就罵她,緊接著就是一耳光打過來。“他明明不懂英語,非要說我寫錯了,我不認,就被罰跪地板。他想檢查作業時,就算是凌晨我睡著了也要被叫起來。”
從那以后,曉霧開始討厭上學,反感做作業。初中剛入學,曉霧被老師安排在第三排的位置,是重點培養的學生。初二時,她成績已經是班上倒數幾名,老師開始批評她,曉霧一氣之下,和老師打了起來。最后,她被調到了最后一排——老師怕她影響其他學生。
初二寒假時,曉霧到一家燈具店打工,她發現在外面工作比待在家里和學校舒服。初二下學期,她便輟學,帶著寒假打工掙來的1000多元,只身前往貴陽。“在貴陽做了近半年的酒托,工資是10天結算的,10天能掙七八百元,最多時一兩千元都有,不需要向家里要錢。”曉霧說,在貴陽做酒托時,她還碰到了好幾個初中時的隔壁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