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吵架拿刀說明什么-老婆吵架拿刀說明什么心理
這是一場涉及一家三口的調解,周女士認為夫妻矛盾波及孩子,問題迫在眉睫,為了促成這場調解,她煞費苦心,周女士勸說丈夫解決女兒的問題,勸說女兒幫忙調解夫妻矛盾,在調解現場,我們很快明白了周女士心急如焚的原因,因為在這個家里,夫妻間是這樣相處的,天天吵架,一天就要吵個七八次,二十出頭的女兒本該風華正茂,卻是這樣死氣沉沉的精神面貌,女兒在家庭的硝煙中走向沉默,如今她緊鎖心門,作為母親的周女士感到錐心的痛,她希望女兒今天能為她開一扇對話的窗,女兒小羅又為何如此抗拒與父母對話,她如此糟糕的狀態是受了家中不良氛圍的影響嗎,沉默的她能否在今天開口說出心里話,為解決家庭矛盾帶來一絲希望呢?
周女士說,她跟丈夫羅先生結婚已有二十多年了,但這二十多年來,夫妻倆經常吵架,一天七八次,甚至還影響到了女兒,而羅先生卻覺得吵架很正常,還嫌妻子話太多,這讓周女士覺得她活的很壓抑,夫妻倆的這種相處模式嚴重影響到了女兒,讓女兒覺得活著失去了意義,想去死,提到女兒的現狀,夫妻倆都很傷感,那周女士和羅先生究竟發生了什么,會一天不下七八次爭吵,吵到讓剛剛二十出頭的女兒有如此極端的念頭呢?
周女士一開口,她講述的事情讓人大跌眼鏡,她跟丈夫兩人最近一次的劇烈沖突竟然是源于一件再普通不過的東西,那就是餐桌上的一只碗,周女士說,在疫情期間為了安全起見,一家三口吃飯的碗都是分開的,一天丈夫拿錯了碗,她叫丈夫換一個,就為了這個事,丈夫不停嘮叨生氣起來不吃飯,還跟她大吵了一架,這讓她很火大,她便去罵了女兒,她覺得每次夫妻倆吵架女兒都沉默以對,不愿出面調停,她覺得女兒很沒用,怒罵女兒白眼狼。
周女士沒有讀懂女兒沉默背后的意義,她用上了“白眼狼”這樣極端的詞來形容女兒的不作為,因為女兒是她解決問題的唯一希望,如果沒有女兒的介入,只有一種結果能夠結束夫妻倆的紛爭,那就是她“瘋”了,就在今年年初,她就“瘋”過一次。周女士說,有一天丈夫起床要吃早飯,她便用剩飯做了炒飯,誰料丈夫卻說天天給他吃剩下的,她沒辦法只能自己吃炒飯,然后重新下面條,她邊吃邊做的時候,丈夫又說她只管自己吃不管他,一個嘴在那里不停抱怨,這讓她覺得很煩,暴脾氣就上來了,情緒一時難以自控,她拿起了刀對丈夫說今天要么就是你死,要么就是我活,還好當時女兒把她拉住了。還有一次,就是丈夫經常,她叫丈夫不要賭丈夫不聽,夫妻倆也是吵架吵得很厲害,當時她氣的沒辦法了就拿起了刀,砍丈夫沒砍到反而把自己砍得縫了幾針。而丈夫羅先生卻說,是妻子太兇了,兇起來比男人還兇,還拿刀砍人,吵得時候絕對不會讓人的,就是要贏,每次吵架就跟發了瘋一樣,嚇得他都不敢做聲。
夫妻倆吵架打架絲毫不顧及女兒的感受,還說女兒已經習慣了。周女士連說幾聲習慣了麻木又冷漠,女兒小羅能習慣嗎,她能對著一天天無休止的爭吵置若罔聞嗎,她能對著父母揮刀相見視若無睹嗎?從她的人生軌跡來說,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女兒小羅尚未成年,本該是需要父母教導的年紀,可是她不主動吐露成長的煩惱,夫妻倆又忙著爭吵,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主動過問,最后覆水難收之時只能無奈地同意女兒離家,本該與父母親密無間的她越來越像是這個家的一個過客,今年年初,小羅回家了,可是她一開口就讓周女士大感不妙。
周女士說,今年年初,女兒小羅一回家就提出要跟男朋友分開不想跟他一起過了,而周女士不問原因就斥責女兒一番,還對女兒說,你自己談的就算是一坨臭狗屎也要吃下去,說這是她自找的,而女兒小羅覺得是母親周女士在揭她的傷疤,甚至說出自己不想活了這樣的話,這讓周女士很難受,直到女兒在沉默中爆發,說出了她在婆家的遭遇,她說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差點就死了,周女士和羅先生也沒去看她,坐月子的時候吃飯一天只吃兩餐,肚子餓的要死也沒人管,直到女兒說出這些,周女士才懂得她的心酸。
女兒所說的字字句句讓做父母的他們感到錐心之痛,而更讓他們難過的是,女兒寧愿自己扛起這一切,也不向他們尋求幫助,哪怕是忍饑挨餓,哪怕是命懸一線,都沒有向他們吐露分毫,他們很傷心,也很懊惱,嘗試著向女兒深入了解情況,可是女兒再次報之以沉默,可在今天的調解現場,我們分明感受到了女兒小羅情緒的涌動。周女士有太多話想要聽女兒說了,想知道她離家幾年生活的點點滴滴,想知道她對婚姻的選擇,想知道她為什么對著父母只有沉默,她流著眼淚呼喚女兒上場,可是女兒小羅堅持不露面,最后,她只同意和主持人章亭用電話作一番交流。
女兒小羅說,她是一般等父母吵完架后再跟他們講每個人錯在哪里的,而父母總喜歡他們在氣頭上的時候讓她來當出頭鳥,她是不會沖出來的,因為如果是母親錯了,她說母親,母親就會說她是白眼狼,父親錯了,她說父親,父親就會說她沒良心,矛頭都會直接對準她,所以從小學開始,父母只要一吵架,她就不會再插話了,小時候她還會哭,長大了就習慣了,不在乎了。對于父母這樣的吵架狀態,小羅提出了她的觀點,她覺得父母兩個人都爭強好勝,就是但凡哪一方占一點理,就要對方道歉,不道歉就吵到死的那種,她覺得父親母親兩個人但凡少說一句話,都不會這樣。那父母這樣有沒有對小羅造成影響呢?小羅說,影響倒是還好,就算是父母拿她撒氣她也不會去記父母的仇的,但在她感情方面需要媽媽幫助的時候,媽媽從來沒有幫助過她,她只要跟媽媽說了她受了委屈怎么樣,媽媽都會覺得是她脾氣不好,把責任都推到她身上,這讓她感到很委屈,以至于她之后什么事都沒跟媽媽講,甚至,她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都不愿告訴媽媽,怕她擔心,沒人照顧時她也不愿叫媽媽去照顧,因為媽媽要她掏路費住宿費那些,她當時也沒有錢,所以只能讓媽媽別去,她還說媽媽在她感情上面插手也就算了,就連工作的事情媽媽也要插手,這讓她對未來感到很迷茫,看不到希望。
小羅的話聽了讓人感到心酸,她有著成熟的一面,面對父母的問題,她很理性也很中立,可是二十出頭的她也有很多脆弱的地方,面對自身的困境,她很孤獨,也很絕望,她想向家庭汲取力量,可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律師張敏認為,做父母的周女士和羅先生在教育女兒的問題上是很失職的,家暴給家庭成員帶來惡劣影響,對女兒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夫妻倆在養育小孩這方面嚴重缺失教育問題,雙方應該認真反省,還有,夫妻倆的溝通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不該把矛盾轉嫁給女兒,雙方溝通時只看到對錯,從來不考慮他人的感受,這是最不應該的。
幾位觀察員都呼吁夫妻倆應該把更多的愛和耐心放在現在情緒低迷的女兒身上,而調解員胡劍云認為,要想這個家恢復正常,還得關注夫妻倆本身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透過負面表象看到家人內心需要,調解員胡劍云給出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家中的三人,每個人都有傷害他人的刀,但同時每個人也有為他人療傷的解藥,只要能夠體察到對方的需要,就能夠互相治愈,那他們最終能找對方法嗎?
調解結束,夫妻倆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羅先生說,聽完調解員的話腦子都轉過來了,表示自己以后都聽老婆的話,以后什么事情都會讓著老婆,則妻子周女士表示,只要丈夫愿意改變,自己也會改變不好的脾氣,夫妻倆以后有話好好說,就不會動不動就吵架了,女兒的事情讓她自己去解決,無論她做什么決定,夫妻倆都會支持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