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不會傳染到臉上吧_腳氣會傳染臉上嗎z
大家好,我是醫行醫意。今天我們來聊聊腳氣。
在進入正文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看到的視頻。視頻內容是這樣的:福建廈門一個小姐姐臉上長了紅痘痘,本以為是過敏了,去醫院找醫院想開點藥,結果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得了腳氣。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么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呢?下面幾張圖揭曉謎底
貓貓表示:
但是,還是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貓貓不生產腳氣,貓貓只是腳氣的“搬運工”
事實上,人的腳氣真的可以傳染給貓。因為腳氣(足癬)的致病菌為皮膚癬菌,包含了毛癬菌屬、表皮癬菌屬,以及小孢子菌屬。
而貓癬,恰好就是小孢子菌屬。再加上皮膚病大多是接觸感染,如果貓長期離傳染源近,或者接觸傳染源,就不能排除被傳染的可能。
所以,若家中有人患有腳氣一類的真菌感染,建議盡快治療,并且讓貓貓遠離感染源…
好了,給大家分享完這件囧事以后,我們就進入正文吧!
先介紹一下什么是腳氣。
腳氣的醫學名稱叫足癬,是一種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真菌侵犯人體導致的炎性反應。真菌在腳部的皮膚內生長,引起人體對真菌的炎癥反應時,就會出現瘙癢、疼痛等感覺,并出現發紅、水皰、脫皮等表現。
真菌的戰斗力很強,能夠侵犯腳的不同部位,如趾縫、足底、足側緣和足跟等。而根據發生部位、真菌的攻擊力和人體免疫力的不同,足癬的表現也不同。
各型足癬不僅可以互相轉化,也可以同時存在。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腳氣是怎么對我們發起攻擊,讓我們淪陷的。
第一招:最讓人痛恨的趾間型足癬
這一招最為常見。
攻擊部位:主要發生于腳趾縫,尤其是第3、4和4、5腳趾縫,也可以在多個腳趾縫先后或同時發生,甚至波及鄰近的腳背皮膚。
攻擊對象:這一類型的腳氣最喜歡粘著足部多汗或經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因為這些因素能夠使趾縫間的環境變得溫暖潮濕,有利于真菌長期在皮膚的角質層里“安居”,并且癥狀通常也隨著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早期可僅表現為輕度的紅斑、脫皮。病情嚴重時甚至可引起嚴重的繼發感染,如蜂窩織炎、丹毒等。
招式:早期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使得腳趾縫的皮膚越來越增厚,出汗多的人,趾間的皮膚還會潮濕發白,發白的死皮脫落后露出紅色糜爛面,甚至是比較深的裂隙。
招式進階:當腳趾縫出汗嚴重時還會引起繼發的細菌感染,使得皮膚深層甚至皮下組織也受到破壞。當有繼發感染時,瘙癢更加嚴重、并且還可以出現疼痛和惡臭。
第二招:最容易被忽略的角化型足癬
這一招是第二常見的招式,癥狀最不典型,且瘙癢感較輕,往往易被忽略。
攻擊部位:多發生于一只或兩只腳的腳后跟、腳底和腳側的皮膚,嚴重時可累及整個腳掌甚至是腳背。
攻擊對象:好多人都以為只是普通的皮膚干燥,所以從不治療,結果耽誤了病情,害人于無形之中。早期以腳干、皮膚增厚和脫皮為主長期發展也可引起甲癬,就診時需要同時檢查手部和甲的情況。
招式:腳氣可以長時間不愈,冬季皮膚干燥時還可出現皸裂,甚至到了夏季環境和皮膚變得濕潤以后也不能恢復。
招式進階:這一型足癬可由于用手搔抓患足而并發手癬,可表現為手足同時感染,如“兩足一手”或“一足兩手”,長期發展也可引起甲癬,就診時需要同時檢查手部和甲的情況。
第三招:最有殺傷力的水皰型足癬
攻擊部位:這一型的足癬多發生于腳掌中央、腳側緣。
招式:如果不繼發細菌感染,皰液數天后可以自行吸收,水皰破裂后形成環形脫皮,皮損可以繼續向四周擴大。常常讓人自覺又疼又癢,難以抑制而去搔抓。癥狀多表現為團狀、零散的水皰,水皰不易破,多個水皰可融合的大皰。如果繼發細菌感染,水皰周圍發紅,皰液甚至變渾濁,局部出現現糜爛或腫脹。還可引起手指、手掌對真菌產物的過敏反應,出現水皰、脫屑。
招式進階:這一型足癬往往伴有真菌產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因此炎癥較重,病情比其他類型的足癬發展迅速。如果未得到及時治療,容易引起嚴重的繼發感染,如丹毒。
其他招式
當腳氣碰到較弱的對手,如糖尿病,免疫抑制和外周血管炎患者,病情更易加重。
溫馨提示:因為癥狀實圖太嚇人了,就不放出來禍害大家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查找。
了解了腳氣的進攻方式,再來看一下腳氣形成的原因吧。
1、香港腳的產生原因
一般來說,引起腳氣的罪魁禍首是腳部的細菌,主要有紅色毛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等等,這些細菌可以分解皮膚的代謝物,不過,在分解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惡臭。
2、腳氣的產生還與角質有關
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雙腳上的角質層,其所含有的角質蛋白為霉菌生長的營養物,要是在汗液的滋潤下,更有利于細菌的成長,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細菌會成幾何級的繁殖,從而讓腳氣防不勝防。
3、就是密閉的空間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去吃日式料理的時候,會要脫去鞋子,坐在榻榻米上。不過,對于有些人來說,要是把鞋子脫下來,臭味自然是飄香四溢。不要說吃東西了,胃口就會大大下降。其實,之所以雙腳會成為腳氣的重災區,那是因為我們的雙腳一天到晚都裹在鞋子中,而鞋子是一個密閉的空間,要是鞋子本來就是通風性能較差,汗液的話不能夠及時吸干的話,這就是腳氣產生的溫床。所以,很多人在選購鞋子和襪子的時候,都希望能夠選用通風、透氣的。
4、腳氣的形成還與潮濕的環境有關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黃梅天里,我們要是淋到了雨水后,鞋子進水了,整個人就會心情很差。可是,進了水的鞋子,對于細菌來說,它們可是超級喜歡這樣的環境。因為在潮濕、溫熱的環境下,細菌最容易繁殖了。而腳掌是一個多汗的環境,相比于身體的其他部位,腳掌的出汗頻率高出兩三倍。汗液、水分、鹽分、乳酸、尿素,當這些結合后,我們的腳掌可想而知,不得腳氣才怪。
說了這么多,肯定也要告訴大家該如何治療腳氣了。
腳氣本身其實并非不可治愈,患者一定要擺正心態,選擇正規的藥品堅持治療,方可徹底擺脫腳氣困擾。
1對于厚皮型腳癬可用“藥泡”。用溫水溶解水楊酸等藥物來浸泡,每次浸泡的時間在10~15分鐘,時間太久反而容易傷害皮膚的正常組織。
2水皰型腳癬則應選“霜劑”。水皰型腳癬的特征是非常癢,這類腳癬在早期建議使用派瑞松、達克寧等抗真菌藥。
3糜爛型腳癬應先用“洗劑”。糜爛型足癬不建議直接使用軟膏。正確的方法是使用洗劑,并注意保護創面。
另外也給大家介紹一些小偏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1.姜鹽水
生姜150g,食鹽40g,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500mL,煮沸15分鐘,倒入洗腳盆,待其自然冷卻至腳能接受的溫度,加入陳醋100mL,泡腳15-20分鐘。1周可見效果,但要讓腳部皮膚恢復光滑,就需持續2-3周。為了保證根除,最好能堅持4周。
2.黃豆水
黃豆500g,加入1500ml水中,煮沸至10分鐘,降溫后進行泡腳,該方法對于治療腳氣很有用,而且還有滋潤皮膚的作用。如果有腳脫皮的情況,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四天左右就能夠看到癥狀減輕。
3.杏仁陳醋水
苦杏仁150克,陳醋200ml,煮沸至10-20 分鐘,使液體濃縮至100ml,冷卻后裝瓶密封備用。用時先將患處清洗消毒,再涂藥液即可,早晚1次,持續3-4周。
4.韭菜水
取100g鮮韭菜切碎,洗腳時待開水涼溫后放入,泡腳10-20分鐘,持續3-4周。
5.花椒水
取適量花椒加上少許鹽,用水煮15-20分鐘,待溫度適當時泡腳,每次10-20分鐘,持續3-4周。
以上說的都是腳氣的治療,但我們肯定希望自己沒有腳氣。那么還沒有受到腳氣摧殘的朋友們該怎么預防呢?
好了,今天關于腳氣就先講到這里。夏天到了,穿涼鞋的季節到了,希望大家都能穿著涼鞋無障礙上街。
我是康健之路,每天分享中醫知識,喜歡的話,可以點擊右上角的紅色關注!
您的點贊與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