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插指甲里不取出會怎樣;面條扎進指甲里最佳處理方法
緣起
過堂是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之一
即上齋堂用餐,又稱上堂、赴堂
《禪林象器箋》云:
「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著不貪,是為過堂」
在寺院過堂,吃飯前大眾要唱《供養偈》,奉請十方諸佛菩薩臨齋,然后會有一位師父拿著小刀和小手,從供臺上取少量飯粒放到齋堂門口的小臺上,這個儀軌是做何用的呢?
其實這是過堂時施食的儀軌過程,叫出生食,也就是施給眾生食。
進食前,師父用出食刀手,在應量器中取七粒米或指甲許的面條送至施食臺,通過念誦,觀想七粒米可變四十九粒米,四十九粒米可變無量無數如須彌山,施予大鵬金翅鳥眾等,以此體恤饑困眾生,愿他們同得飽滿并去除慳貪。
于進食之時,從應量器中取出“生飯”,施與大鵬金翅鳥眾等,稱為出生。生飯,意指施與眾生之飯,為“眾生食”之略稱,而非指未經煮熟之飯。
專門用來出生(放置生飯)之臺,稱為出生臺、生臺,一般由底座、臺身、承盤三部分組成。出生之時所唱之偈,稱為《出生偈》。
為何要給大鵬金翅鳥等施食呢,有兩個原因:其一,過去有一種大鵬金翅鳥,身軀龐大,雙翅一展,即行萬里,但其食量也極驚人,故以海中的龍子龍孫,作為食糧。龍王恐慌而求之于佛,隨取袈裟衣片,纏各龍角,大鵬鳥便不敢吞吃龍族了。但是鵬鳥肚子餓得難受,來求之于佛。
其二,有一個婦人,因事發愿,要吃王舍城中的小兒,王舍城的人民,求救于佛,佛便以神力將她最小最愛的小兒藏了起來。佛陀便以此規勸她放棄怨恨。于是婦人也來求之于佛。由于上述原因,佛陀宣布今后凡是我的弟子,食時皆當出食施舍??梢姺鹱映燥埥詰鍪?,普施以上眾生。
以嚴謹的佛門禮儀以正身
實在是凈心攝意的重要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