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改革-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一等獎
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通訊員付曉晶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本專屬的《成長檔案冊》,它記錄了我們的探究任務、雙語閱讀、學習日志、測評反思等內容,見證了我們的成長和進步。”白云區中黃外國語小學402班的侯林佳宜分享自己的成長記錄。
6月18日,“勇于探索 砥礪前行——廣州市白云區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研討會”在白云區中黃外國語小學召開。來自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白云區教育局、白云區教育研究院、教育指導中心的領導以及全區中小學教育管理者和教學骨干等120多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深入探討學校教育評價改革創新的路徑與策略。
“廣州市白云區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研討會”在中黃外國語小學舉行。
核心素養一級指標:身體、情感、認知、社交
中黃外國語小學是白云區首批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學校,同時被廣州市教育局列入2023年廣州市教育評價改革計劃重點推動的基層學校試點項目。在今年3月份,學校的“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可視化評價體系研究”獲評廣州市第二批教育評價改革試點項目。執行校長張萍會上進行了“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可視化評價體系的研究”的主題報告。
中黃外國語小學執行校長張萍分享學校改革學生評價的探索和實踐。
據了解,中黃外國語小學基于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框架,融合國際先進評價方式,構建了一套全面的、多元主體參加的、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評價體系——“中黃凱思”評價體系。該體系將核心素養指標轉化為身體、情感、認知、社交等4個維度的一級指標、12個主要核心素養為二級指標、37個基本要點為三級指標,助力學生全面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新實踐:課堂內外教育評價全覆蓋
本次研討會同時設置了涵蓋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以及單元探究等不同類型的觀摩課。
課堂上,老師們熟練運用中黃教育集團自主研發的“融課通”教育評價系統,通過活潑有趣評語和動態表情包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反饋。學生們也能熟練運用融課通進行自評和互評,每一次的評價都會自動更新到融課通的后臺數據庫中。在體育等戶外課程中,老師們創新性地運用中黃學院幣作為獎勵,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頒發。一天課程結束后,學生們將獲得的學院幣轉換為相應的分數,并錄入融課通系統。
中黃外國語小學的學生向嘉賓介紹自己的探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融課通”作為中黃外國語小學的特色評價工具,不僅實現了教育評價的全流程管理與可視化評估,更將評價范圍延伸至課堂之外,涵蓋就餐、午休、住宿生活、社團活動、乘坐校車等課外場景。通過老師、家長、學生本人及同學四大主體的共同參與,確保了對學生的評價更為全面與客觀。家長更可隨時通過微信小程序查看孩子的最新評價報告與統計數據,與學校保持緊密的家校共育。
研討沙龍:聚焦區域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與路徑
會議當天同步舉辦了研討沙龍,專家們就白云區教育評價改革的重點、難點以及實施的路徑和探索的經驗進行分享和探討。
白云區教育局主任督學陳秀貞在總結中對全區未來的教育評價改革的工作提出期望。她強調,在改革過程中,要把握科學性和專業性,確保教育評價改革取得實效;同時,還要不斷創新評價工具和評價方法,探索涵蓋學生全學年、各年級以及學業情況全過程的縱向評價,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橫向評價相結合。她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的交流與碰撞,能夠激發教育系統上下的協調合作,形成更強大的改革合力,以評促教,以評促學,共同推動白云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