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茶山美食_東莞茶山美食小吃一條街地址
如果說去茶山喝茶,是眾多愛茶之人的理想之一,那去茶山一邊喝茶一邊嘗遍當?shù)孛朗常梢哉f是每一個吃貨茶人的終極理想。
因工作原因,編輯也算是游歷過了不少茶山,今天整理了一份云南幾個茶山的美食清單供各位茶友參考,有機會去旅游的時候,別忘了都吃一遍!
基諾——狂野大自然的原始肉香
基諾山位于景洪市所轄區(qū)域內(nèi),又別名攸樂山,方圓600多公里,是基諾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年平均溫度在20℃以上,高溫、多雨。
這里的產(chǎn)茶歷史可上溯至唐朝,所產(chǎn)茶葉滋味口感獨特,苦澀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揚水柔,湯色淡桔黃。
據(jù)當?shù)氐南驅(qū)Ы榻B說,如果晚上來到這里,基諾族的村民就會穿上他們民族的盛裝歡迎遠來的客人,還會唱著祝酒歌勸大家盡情飲酒。
作為最后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古老民族,基諾人對食物的烹飪也極為原始。一大桌菜中,竟很難發(fā)現(xiàn)復(fù)雜的菜式。
桌上最不經(jīng)加工的菜,就是苦筍。新鮮挖出來的苦筍用清水洗凈后,直接一剖兩半就上桌生吃。這里的苦筍特別新鮮,特別嫩,和浙江、福建的大筍不一樣,很纖細,比一個手掌略長,當?shù)厝硕紝⑺旤S瓜一樣吃,吃在嘴里又苦又甜。
冬瓜燉排骨,相比之下算是一道比較耗時的精制菜肴,但基諾族人的烹飪方式仍舊粗獷。冬瓜切得很大塊,排骨燉熟以后,把冬瓜扔進去,稍微燉一下就出來。冬瓜瓤是軟的,但接近皮的地方卻和黃瓜一樣脆脆的很有嚼頭。湯里既有排骨的香醇肉鮮,又有冬瓜的清新香氣,很是美味。
包燒,可以說是一個意外的美味。它的烹飪方式十分特別,以天然芭蕉葉為工具,將豬肉雞肉魚肉剁碎,把它跟剁碎的香茅草和辣椒混合均勻,用鮮芭蕉葉包裹并用香茅草扎緊,置于火塘的炭灰下捂燒至熟。這樣包燒的菜肴不會走味,食材的汁液被完好地保留,特別鮮美,是一種當?shù)睾苡刑厣拿朗场?/p>
南糯——傳說筍醬最好吃的山頭
關(guān)于南糯山,我們在文章《茶產(chǎn)區(qū)故事(四)—— 去南糯山采茶、喝茶,聽哈尼族姑娘唱歌!》有詳細介紹。
南糯山位于景洪與勐海的交界處,平均海拔1400米,為云南省六大茶山之一,是真正的喬木普洱發(fā)祥地,素有第一古茶山之稱。山上有古茶樹40余畝,樹齡均在300至800年之間,所產(chǎn)茶葉條索緊結(jié),茶湯色金黃且明亮,湯質(zhì)較飽滿。
“南糯”是傣語,意為筍醬。 相傳以前沒有山名,山上住著喜歡把竹筍腌制成筍醬的哈尼族,還年年進貢給西雙版納召片領(lǐng)(封建領(lǐng)主)。久而久之,傣家人就把哈尼山稱為南糯山,意思是產(chǎn)竹筍醬之山。
炸豬皮,是云南當?shù)氐奶厣耍瑤缀跛械娜思依锒加斜A簟R虍數(shù)鬲毺氐臍夂蛴绊懀吓瓷降呢i皮少毛而富含脂質(zhì),經(jīng)油炸后金黃透亮,口感綿密,酥脆不膩,讓人停不住嘴。
哈尼族的餐桌上,最提味的就是這碗蘸水。西雙版納一帶有各種各樣的特色蘸水,而南糯山上的蘸水,汁體格外粘稠。混合了辣椒、香菜、酸汁、番茄汁、香茅草、魚腥草等其他的香料,酸酸辣辣,散發(fā)出復(fù)雜又迷人的香氣,蘸吃各種食物,都分外開胃。
這里的風干肉十分有特色,是由茶農(nóng)們將新鮮的肉放在云南特有的炙熱陽光下曬干而成。
肉的顏色特別漂亮,不像熏肉,也不像臘肉,有一種新鮮的色澤。肉很有彈性,鹽量剛剛好,連皮帶肉很有嚼頭。雖然是最簡單的做法,但卻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肉質(zhì)的鮮美,一口下去,滿嘴都是肉香,讓食肉者徹底幸福。
雞粥,是最讓人難忘的一道菜。原料極為簡單:米質(zhì)普通甚至略微松散的大米和山中放養(yǎng)的土雞。將米放在鍋里熬得半化,再將雞肉放入一起熬煮。雞肉也剁得很隨意,但就這么一熬煮,就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難以形容的鮮美可口,只有最天然新鮮的食材,才會蘊藏這樣地道的味道。
帕沙——嚼著野蜂蠟逛茶山
帕沙整座山系中,包括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2900多畝古茶園,分布于整個帕沙山寨旁的山上。自然生長至今,已形成山中綠樹皆茶樹的一個情況。當?shù)卦耘嘈凸挪铇錃v史久遠,茶樹齡大都在三百年到六百年左右。帕沙毛料初期品起來澀感重,做成餅后澀感減淡,品飲后澀化得很快。
去往帕沙的途中,編輯偶遇剛割了野生蜂巢的茶農(nóng)。淳樸的哈尼人熱情地將蜂巢分與大家品嘗。一口下去,連蜂巢帶蜂蜜一起嚼進嘴里,香甜的氣息在口中彌漫滋潤。吃完了蜂蜜,將蜂蠟吐出,就這樣一口一口地吃,將花香蜜甜吃進嘴里,十分過癮。
在帕沙,包燒被當?shù)氐拇鲎宸Q為“摩”。制作時以糯米和肉類為主料,剁得細靜。各式配料切末摻合其中,再加入適量食鹽、味精調(diào)勻。以芭蕉葉包裹并扎緊,置于火塘中烤熟。湯水濃郁且不會走味、養(yǎng)分不會揮發(fā)散失,堪稱“原汁原味”俱在。是當?shù)貥O具特色的美食之一。
傣式干巴由粗制所里的茶農(nóng)們親手制作。山上交通不便,為了保持肉類的久藏,茶農(nóng)們會在每年的寒露前后選壯牛宰殺,割下24塊規(guī)整牛肉后將其用配料和調(diào)味品腌漬。
出缸后,懸掛在廠房的木梁上風干即成。塊型齊整,色如粟殼,聞之有香。聽茶農(nóng)們講,當?shù)嘏8砂妥畛R姷某苑ň褪怯图澹梢哉{(diào)以干椒、薄荷等,煎嫩一點則柔韌有嚼勁,煎透些則脆香,煎后施糖醋又是另一味。
最讓人驚奇的是,在其他茶山上食得的野菜湯都為淺綠透亮,唯獨這里的卻是“面泛潮紅”。細嗅幾番,清新味道不停地散發(fā)出來,與那紅亮濃郁的湯色交融在一旁,更引得片片遐想。許是水質(zhì)的不同,亦或是野菜內(nèi)質(zhì)的區(qū)別,無不感嘆一方水土自是一方特色。
勐宋——炭火炙烤鮮美包燒
勐宋古茶山東接景洪市,南連格朗和鄉(xiāng),隔流沙河與南糯山對望。勐宋古茶山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還有三千多畝,主要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臘卡等寨子。
勐宋是勐海最古老的茶區(qū)之一,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還有三千多畝,主要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臘卡等寨子。勐宋古茶園大多為 拉祜族所種,古茶園附近都有拉祜族古寨。勐宋古樹茶味道濃烈,苦味較重,回甘持久耐泡,在普洱茶界有苦茶之鄉(xiāng)的美譽。
這里的包燒為了更好的入味,會將新鮮豬肉洗凈后切成小丁后再放入傣味香料——野生芫荽還有新鮮的辣椒以及鹽。
腌制入味后,包上幾根金針菇,再于外面包一層芭蕉葉,成厚薄均勻的方塊狀,用植物繩扎緊。這時就可以開始烤制了,一定要用炭火烤滋味才夠好。入口時,香滑與嚼勁雜著股股肉香,叫人停不下筷來。
比起南糯山中的美味雞粥,這里肉與米揉得更稠,口感滑糯鮮甜,米的質(zhì)感明顯不同,雞粥入口也有了另一番風味。桌上的筍也新鮮,但卻沒蘸著南咪吃,入鍋燒的法子,伴著自家宰好的鮮豬肉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香料,使得唇齒間更奇妙。
易武——炒茶鍋也炒菜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東部是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臘茶山在內(nèi),因面積較大也有人將易武茶山稱為易武茶區(qū)。
易武所產(chǎn)茶品條索黑亮,湯色金黃,苦澀較輕、香氣較好,湯中帶甜,湯質(zhì)較滑厚、回甘較好、陳化較快。
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當年移民而來的漢人大都為江西裔。而贛喜食豆豉,祖祖輩輩就流傳下吃豆醬制品的習慣。發(fā)展至今天,整個云南的醬類產(chǎn)品大都產(chǎn)自易武。而由此所導(dǎo)致的,就是易武的菜式中醬和豆豉用得很多。
柴火灶上燒出的豆豉風干肉,也讓我們大呼過癮。尤其是其中的豆豉,醬香甘爽。除了好吃的醬香豆豉外,菜式中總是透過一股清茶的味道,一問才知道這做菜的鍋昨天就正好炒過茶葉。
在六大茶山地區(qū),人們用鍋炒茶。文火升起來之后,一鍋的綠葉,炒茶人把手伸進鍋里,反復(fù)翻騰,使茶芽均勻受熱,茶香自是留存在炒鍋中。而炒茶做飯一般都是女人的活計,殺青后,女人再用那鍋去炒菜,自然是特意留下炒制余香。茶香入菜,美味無比。
值得一提的還有易武人對于魚腥草的喜愛。許多人家自己做的米粉中,就是以魚腥草作為調(diào)味的主角。其用法類似香菜,但投放量更大。若是涼伴的吃法,調(diào)味則可以是醬油醋和辣子,也可以是傣族的檸檬汁、小米辣,或者薄荷,味道很特別。
本文來源于茶語網(wǎng)(www.chayu.com),茶語頻道商務(wù)合作電話:400-799-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