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旅游攻略、廣州江門旅游攻略
鶴山市你對它的印象是怎么樣的?它的舊貌你們又有沒有見過?你們對它還有印象嗎?今日走進以前的鶴山。
1983年鶴山縣從江門地區劃出,升級成為縣級市,并把縣城從鶴城鎮遷至沙坪鎮,就是如今的沙坪街道。因西江航道可以令沙坪與珠三角地區其他城市的水路運輸暢通,可以將沙坪鎮順水推舟的發展成為工業重鎮。
1985年九江大橋正式動工興建,于是鶴山都借勢將玩具廠建設提上日程,決定由當時鶴山建筑公司承建,注資2257萬,建筑面積高達33198平方米,以建造毛絨、糖漿、軟塑玩具、布絨皮革、旅游手袋等為核心業務的工業大廈。
1988年4月,一座極為宏偉的玩具制造企業正式成立。又過了一年,1989年大廈正式落成,取名鶴山工業大廈暨鶴山縣玩具廠。大廈一落成,瞬間轟動全市。
短短幾年時間,到了1993年-94年期間,當時大廈的員工就有高達1到2萬人,加上當時廠內生產的毛絨等產品,95%都是外銷,而布絨以及皮革旅游手袋更加是100%外銷,為當時的鶴山縣帶來極大的財政收入,一舉成為當時廣東地區最大的玩具生產廠房。
廣東鶴山改革開放之前還屬于典型的農業經濟架構,在水利工程未完全修好之前,絕大多數的農田只可以靠天吃飯。十年逢九災,人畜望天生,就是形容當時鶴山的真實寫照。
1979年改革開放,鶴山決定進行經濟架構的快速調整,與當時的江門與新會一樣,快速向工業經濟轉型。于是同年1979年鶴山毛紡廠橫空出世。
1984年4月9號,鶴山毛紡織廠,中國人制造的第一張雙層拉舍爾毛氈,國內市場隨后很快刮起拉舍爾毛氈的旋風,尤其是廣東省,更加有順德一把扇,新會一條線。鶴山一張氈的講法,拉舍爾一時間成為家家必備的過冬神被,亦都成為鶴山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