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美食、北京旅游美食探店合集
十一小長假的第二天,你是在家繼續(xù)休息,還是已經(jīng)踏上外出游玩的旅途?如果你準備到北京來旅游,那么豆汁兒、焦圈、炸灌腸、面茶等特色小吃一定要感受一下。
豆汁兒、焦圈
美食大多以色香味美聞名,豆汁兒卻是為數(shù)不多以“怪”味讓人好奇的食物之一。一些品嘗過豆汁兒的人覺得它帶有“餿”味,其實,與其說“餿”,不如說是發(fā)酵的酸味。不同于一般豆?jié){,豆汁兒是以綠豆為原料,經(jīng)由泡豆、磨豆、過濾淀粉、發(fā)酵等步驟后得到生的豆汁兒,生豆汁兒加在沸水中再次煮沸便可得到熟豆汁兒。別小看煮豆汁兒的過程,煮沸的火候、程度等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jīng)驗。
雖說單獨喝一碗熟豆汁兒確實有特別的味道,但如果搭配那金燦燦、炸得油香酥脆的空心“手鐲”——焦圈,再加上幾根咸菜絲,那可又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口中了。
面茶
其實,很多北京的小吃都是可以作為早餐的,豆汁兒、焦圈是,面茶亦是。面茶雖帶了一個“茶”字,但與茶葉毫無關聯(lián),而是一種類似于粥類的糊狀食品。面茶的“面”使用的是小米面或是黃米面(又叫黍子面),將面調(diào)成面糊后熬煮,熬煮過程中需要不停攪拌,以防止面糊粘鍋或結(jié)塊;熬好后的面糊呈淺黃色,盛入碗中,加一層厚實的芝麻醬,再撒一層芝麻鹽。入口便是面糊獨特的味道,混著微微帶咸的芝麻香,直接下咽就能滿口留香。
另外,吃面茶時,如果你想吃得優(yōu)雅一些,那就用勺盛著吃。如果想要吃得講究一些,那不妨嘗試端起碗,沿著碗邊轉(zhuǎn)著圈“吸溜”著吃,那叫一個有滋有味。
圖/IC photo
炸灌腸
正如面茶沒有茶葉,如今的炸灌腸也沒有腸,而是用淀粉切成滾刀斜片煎制而成。那么為什么要叫腸?有說法稱,早年間的炸灌腸是用面粉、碎肉加紅曲水、香料等灌入豬大腸中制作而成;后來,出于價格、健康等因素的考慮,逐漸演變?yōu)槿缃竦牡矸奂酉懔现谱鞫伞Uü嗄c做起來也有技巧,譬如一定要切成一邊薄一邊厚的滾刀片煎制。出鍋的灌腸片蘸著蒜汁,入口微微帶辣,薄的一邊酥脆可聽響,厚的一邊則外邊金黃,內(nèi)里軟彈。
北京的小吃眾多,且各有各的風味,如果你選擇來北京旅游,游覽名勝古跡之余,不妨嘗嘗這些美食。
新京報記者 張明璇 攝影 張明璇
編輯 李嚴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