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紅色教育基地(廣州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早春三月,木棉綻放,花紅如炬。3月17日上午,廣州公交集團聯(lián)合省市美術家協(xié)會、市攝影家協(xié)會等,舉辦“英雄花開英雄城”紅棉主題公交發(fā)布活動。
活動現(xiàn)場發(fā)布四條紅棉公交線路,廣州公交集團以“公交+文化+旅游”模式,讓紅色資源順著公交線路“流動起來”,當天還啟動“紅棉璀璨”攝影活動,面向廣大市民群眾,通過“英雄花開英雄城”云平臺廣泛征集木棉攝影作品。
以車為媒 嶺南藝術融入城市空間
17日上午,團一大廣場人頭攢動,四輛裝點鮮艷的紅棉主題公交車在廣場內停靠、集結待發(fā)。本次活動特別選取了27路、204路、旅游觀光1線以及131A路四條主要公交線路作為展示平臺,兩幅具有嶺南畫派風格的紅棉國畫裝點了整個車廂。
27路、204路“紅棉公交”活用了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收藏陳列的林藍國畫作品《春天》,該作品以金色為底色,濃墨重彩、通過紅色顏料層層疊加鋪陳出鮮艷蓬勃的木棉花形象,宛如烈火般熾熱,又似朝霞般絢麗。
“借助公交巴士這一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工具,讓這兩輛特殊的巴士巡游在廣州新老城區(qū)之間,”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廣東美協(xié)主席林藍說。“希望借著紅棉的美好寓意把祝福帶到城市的每個角落,也希望廣州這座英雄之城能守正創(chuàng)新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續(xù)寫高質量發(fā)展時代新篇章。”
131A、旅游觀光1路“紅棉公交”則汪曉曙老師的水墨畫作品《羊城千載春悠悠》基礎上,畫作融合了近期重新開放的廖仲愷、何香凝夫婦故居“雙清樓”,別開生面地展現(xiàn)出紅棉的英雄氣勢和旺盛生命力,象征著羊城的繁榮和昌盛,更闡釋出新的時代風貌和生機勃勃的時代氣息。
在活動現(xiàn)場,汪曉曙分享起畫作的創(chuàng)作思路:“畫作中,中山紀念堂、五羊雕塑等元素代表廣州的傳統(tǒng)和歷史,而小蠻腰等元素展現(xiàn)了廣州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木棉象征著進取拼搏的城市精神和英雄氣質。”他說,“讓藝術走進百姓的生活是藝術家必須承擔的義務。我們把紅棉的美繪制在穿梭羊城城市大街小巷的公交車上,希望讓英雄之花盛放在人們的身邊和心里。”
寓教于游,打造流動的“紅色課堂”
紅棉公交緩緩駛出,車窗外的景色變換,路線串聯(lián)起眾多的紅色景點,每一處都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和紅色記憶。
27路、204路途經(jīng)十九路軍陵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農講所、中山紀念堂等重要的紅色文化史跡和景點,百年歷史和英雄故事進一步賦予線路傳承英烈精神的鮮紅色彩,正與《春天》中木棉花象征的鐵骨錚錚、一腔熱血的英雄精神遙相呼應。
而旅游觀光1線、131線則串聯(lián)中大北門牌坊、赤崗塔、廣州塔、琶洲塔、珠江琶醍、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黃埔古村等廣州熱門地標景點,一江兩岸景致盡收眼底,充分展現(xiàn)廣州歷史文化積淀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成果。這條線路也與汪曉曙水墨畫作品《羊城千載春悠悠》闡釋出的新時代風貌和生機勃勃時代氣息高度契合。
“紅棉公交旨在把公交車打造成賡續(xù)紅色根脈、傳承嶺南文化載體,讓市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廣州豐厚的紅色文化積淀、接受紅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市公交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以今年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實施為契機,公交集團在市內途經(jīng)83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242條線路、3143臺公交車上增設紅色站點語音播報。
下一步廣州市公交集團還將深化“紅動羊城”流動學堂紅色宣傳陣地功能,不斷鞏固和深化“友愛在車廂”“公交紅堡壘流動課堂”“廣東紅領巾巴士學堂”“紅聯(lián)水岸”等品牌,持續(xù)打造“百年中大”“軍校百年”主題船、主題碼頭,開設12條紅色公交專線,8條公交研學線路,8條“紅聯(lián)水岸”研學線路等,動態(tài)連結廣州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平臺,將公交車打造成賡續(xù)紅色根脈、傳承嶺南文化的城市載體。
紅色公交專線、研學線路簡介
目前公交集團共有12條紅色公交專線、8條公交研學線路、8條“紅聯(lián)水岸”研學航線。
一、紅色公交專線(共12條)
(一)“英雄花開英雄城”紅棉公交(204路、27路、131A、旅游觀光1線);
(二)“嶺南畫派”紅棉公交1路;
(三)“三大百年”紅棉公交3路;
(四)“城市記憶大巴”(107路、B3路、旅游1線共3條專線,其中107路是紅色文化主題、B3路和旅游1線是嶺南文化主題);
(五)“廣東紅領巾巴士學堂”(103路、124路、128路共3條專線)。
二、公交研學線路(共8條)
(一)“紅色廣州·革命之城”主題線路:廣東省立宣講員養(yǎng)成所遺址—廣州起義紀念館—楊匏安故居—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二)毛澤東同志足跡之旅:三大會址紀念館—中央機關舊址(春園)—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三)周恩來同志足跡之旅:廣東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舊址紀念館—周恩來同志主持的兩廣區(qū)委軍委舊址;
(四)紅色經(jīng)典一日游:廣州起義紀念館—廣州解放紀念像—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團一大紀念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紀念館;
(五)中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史跡之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廣場;
(六)“紅色歷史”尋訪之旅: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辛亥革命紀念館—、北伐烈士紀念碑—東征陣亡烈士墓;
(七)廣東紅領巾巴士學堂研學專線:十三行博物館—陳家祠—南越王博物院—農講所—烈士陵園—團一大紀念館—廣州電力展示館——十三行博物館;
(八)“英雄花開英雄城”紅色主題定制線路:通過“緬懷過去(參觀紅色景點)——品味老城市,新活力(乘坐粵陶巴)——展望未來(乘坐自動駕駛巴士)”,在“文化+美食+旅行”的跨界融合場景中,沉浸式感悟英雄廣州的革命精神。
三、“紅聯(lián)水岸”研學線路(共8條)
(一)初心薪火相傳:天字碼頭——三大會址紀念館;
(二)踐行群眾路線:天字碼頭——農講所;
(三)堅守文化根脈:西堤碼頭——粵劇博物館——永慶坊;
(四)回顧崢嶸歲月:省總碼頭——廣州起義紀念館;
(五)重走工運之路:塹口碼頭——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
(六)激發(fā)奮進動力:省總碼頭——廣州華僑博物館;
(七)共筑廉潔防線:天字碼頭——越秀區(qū)廉潔文化教育館;
(八)續(xù)寫黃埔新章:黃埔軍校碼頭——黃埔軍校/長洲島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侯翔宇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高鶴濤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