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美食文案,河南美食推文
一份砂鍋,豆腐青菜,銀耳海帶,四舍五入也算是將山珍海味都囊括了;再加上酥肉丸子,雞塊魚塊,也將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一網打盡!在這搖搖晃晃的人間,砂鍋,慰藉著每一個渴望溫暖的靈魂。
對于想吃口熱乎的人而言
沒什么比砂鍋更能滿足需求
上一次吃砂鍋,也是冬天。
那時,鄭州剛下了一場大雪,路邊泥雪交織,空氣里滿是冷靜的涼意。我從五一公園地鐵站出來,直奔附近一砂鍋店。
一路走的急促又小心,“千萬得有位子,千萬得有位子……”走一路,心里念叨了一路。
待來到店門口,大大的落地窗滿是白茫茫的霧氣。我站在窗外,透過人影交織的色斑,心下一沉,不好,看來今兒還真不一定吃得著。
掀起厚厚的棉簾子,砂鍋店里的嘈雜撲面而來。
四棱的方桌,細長的條桌,每桌都至少仨人共享。黑的紅的藍的黃的棉衣,就那么在椅背上順手一搭,你的衣服挨著我,我的衣服蹭著他,熙熙攘攘,地兒挺大一砂鍋店,硬是讓大家吃出菜市場的熱鬧。
有的是哥幾個小聚,桌上不僅擺著幾個冒著熱氣的砂鍋,還有鐵板涼粉、麻醬面筋、五香醬牛肉等一些下酒小菜。
“菜沒太下,酒少半瓶,估計這酒還得喝上一會兒。”我在心里暗暗思忖。
也有剛接了孩子下學過來的,孩子大人共享一鍋。桌上倆小碗,里面盛著從砂鍋里分出來的千張、青菜和幾個不知名的丸子,看來吃的是“素什錦”呀。
桌上還有一盤肉串,身穿校服的小孩手拿著個簽,正埋頭干飯。母親不時抬頭看眼孩子,“趕緊吃,吃完回家寫作業……”
我一路邊走邊看,從門口走到最里頭,找著一嘴油面潤,砂鍋里僅剩些許油星的大哥,站其后邊。
果不其然,不多大會兒,大哥便收拾了衣服帽子,心滿意足的走了。
“酥肉砂鍋,微辣,再加一油脂燒餅。”我立馬接上,輕車熟路的點了一套河南味十足的砂鍋。十來分鐘后,還咕嘟著的酥肉砂鍋就被端了上來,這是砂鍋最動人的一刻。
鮮有哪種食物,能如砂鍋一般,熱情從灶上延至桌前。對于想吃口熱乎的人而言,沒什么比砂鍋更能滿足需求了。
萬物皆可砂鍋
砂鍋,本是一種食器的名稱,但在河南人口中,它則是一種美食的代稱。
凡是用砂鍋做的食物,皆可以簡稱“砂鍋”,它以極為寬廣的心胸,收容著天下美食。
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海里游的,都可以匯到這一方小小天地中,待味出料入,“咕嘟咕嘟”的聲音從鍋里傳出,它便可以離火,去慰藉這世上任何一個渴望溫暖的靈魂。
通常,一份砂鍋里的食材可以分為“常駐嘉賓”和“飛行嘉賓”兩種。
“常駐嘉賓”是指豆腐、粉條、青菜、海帶、千張這些配角。
這些食材雖然不在菜單上顯示,不同的砂鍋店可能“常駐嘉賓”還略有不同,但一份砂鍋的完滿,少不了這些不起眼的食材的成全。
飛行嘉賓則是砂鍋里的流量擔當,酥肉、蓮夾、丸子、排骨、雞塊……任君挑選。
在河南,人們總是對酥肉砂鍋情有獨鐘。
去一家砂鍋店里,如果不知道點些什么,那不妨就先點個酥肉砂鍋試試手藝。
通常,能做好一份酥肉砂鍋的店,其他種類的砂鍋也差不到哪去。但若是連一份酥肉砂鍋都做不好,那就要為這家店的未來擔憂了。
炸至金黃的小酥肉,要酥而不老,香而不膩,肉質既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面衣則要久煮不散。
除此以外,蓮夾砂鍋人氣也很高;再者,就是雞塊、丸子、排骨的勢均力敵了。
當然,偶爾有些店也會冒出些口味比較特別的砂鍋,比如,酸菜肥牛。
我曾在鄭州吃到過一家酸菜肥牛做的非常絕的砂鍋店。
東北的酸菜那叫一個脆爽!肥牛的脂香化在湯里,搭配紅艷艷的豬血,琥珀色的粉條,白潤的杏鮑菇片,再加上小米辣不聲不響的作妖,吃起來那叫一個清新過癮!
砂鍋里還能放銀耳、香菇等一些山珍,吃起來也很鮮美。
大冬日里,這樣的砂鍋來上一份,真是溫暖明媚!
百種砂鍋,同種治愈
雖然所有的砂鍋“治愈”功能都很強,但不同地方的砂鍋,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武陟砂鍋在河南砂鍋界一直都很有美名。
藥罐子似的砂鍋,圓圓小小,在油脂的浸染下泛著溫潤的銀光。就是這不起眼的小圓罐兒,一力扛起武陟的美食招牌。
激油,是武陟砂鍋的第一大特點。
店家會在砂鍋煮好后,當著你的面,將一勺剛離火的辣椒油澆在砂鍋上。“滋滋”一陣迷人的聲響過后,這份砂鍋才算完整。
我第一次吃武陟砂鍋時,便被這帶有儀式感的步驟所震撼,內心還生出許多感動。只有認真對待生活的人呢,才能如此一絲不茍的對待一碗砂鍋吧。
另外,正宗武陟砂鍋的青菜也是由自己放的。
通常,店家會送一份青菜給顧客,待砂鍋上桌,趁著那股子熱氣,將青菜按進鍋里,幾秒鐘,青菜的清翠便會被砂鍋逼出。如此,青菜脆爽的口感也可保留下來。
除了武陟砂鍋,杞縣砂鍋因為品種豐富,也很受大家喜愛。
除了我們常見的酥肉、蓮夾、丸子等砂鍋,杞縣還有羊頭砂鍋、番茄牛腩砂鍋、酸辣小魚湯砂鍋等,當然,最有特色的還得屬砂鍋雞蛋。
蛋液和高湯在砂鍋中相遇,在勺子的攪拌下,經過高溫加熱,不斷融合成絮,最后撒點蔥花香菜就能上桌。
雞蛋砂鍋成品和我們小時候吃的雞蛋羹有點像,但口感卻比雞蛋羹還要細膩滑嫩。由于有高湯的加持,味道也更加鮮香。
上到八十九,小到剛會走,都很難逃脫雞蛋砂鍋的誘惑。
河南人的命是面給的,有些地方就連砂鍋里也要放面,例如安陽、濮陽、開封等城市。
手搟面、刀削面、燴面,是最容易被放入砂鍋的三種面。
河南人吃夜市,砂鍋面總是充當著結束曲的角色。一碗砂鍋面,豆腐青菜,銀耳海帶,四舍五入也算是山珍海味都囊括了。喝完酒,呲完牛,整個人都飄飄然了,一份熱乎結實的砂鍋面,瞬間把人拉回人間。
能放面,那能放米線不能?
能!只要你想,砂鍋米線、砂鍋土豆粉、砂鍋兩摻,都行!
這就是砂鍋,大肚能容,煮什么都成。
(圖片來源于網絡)
王又又| ? 撰文
西西 | ? 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