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蒙山旅游景區(qū)門票多少錢;龜蒙山旅游景區(qū)門票優(yōu)惠政策
2024年4月22日,游龜蒙山。
龜蒙山景區(qū)是沂蒙山區(qū)三大景區(qū)之一,另外還有云蒙山景區(qū),沂山景區(qū)。
龜蒙山海拔1156米,是山東第二高峰,沂蒙山區(qū)最高峰,五A級景區(qū),森林幽幽是天然氧吧。
主峰龜蒙頂,因山頂形如一只神龜,所以叫龜蒙山。
前天外甥打電話說去爬龜蒙山,我說我去過不想去了,可外甥又說龜蒙山現(xiàn)在正免門票,免門票?我這“愛占便宜”的人一聽免門票,來了精神,立刻答應(yīng)說去。
我經(jīng)常占便宜,而且專門占國家的便宜,哪次節(jié)假日高速免費我都要出去溜達(dá)溜達(dá)。當(dāng)然了,得了便宜,也必須做點貢獻(xiàn),比如我們這次爬山一行四人,在山上消費三百多元,也算是一點點的貢獻(xiàn)了吧。
八年前跟旅游團去龜蒙山,僅僅爬了不到三分之一,根本沒到山頂。這次自己開車,時間充足,決心爬到山頂,這也是這次去的一個原因。
早六點出發(fā),沿途高速公路旁,槐樹上掛滿了一串串的槐花,一片片的山楂園,一朵朵淡白色山楂花正開放,像是山楂樹上朦朧著一層淡白色的云。
八點半到達(dá)景區(qū),掃碼進入,八點五十正式爬山。
山里,蔥郁的樹木,幾乎都是瘦高個,大概它們長的瘦高,是自然的叢林法則。在大山的叢林里,為取得更多的陽光,它們不得不放棄長胖,先考慮長高夠得著更多的陽光。
登山路,坡度不大,幾乎都是林蔭路,涼爽,愜意。
因為是禮拜一,登山的人不算多,大多數(shù)是年輕人,前半程和我同行的那些年輕人,我們的登山速度是一樣的,我們停住休息的時候,他們越過我們,我們攆上他們的時候,他們在休息,就這樣一路交替,我們氣喘吁吁,他們也一樣。
到了后半程,不知在啥時候,那些年輕人不見了蹤影,畢竟他們年輕有持久的耐力,越過我們是遲早的事。
沿途的山澗小溪,沒有水,只有被水沖刷的圓滾滾的大石頭。山水是最佳搭檔,但北方的山總是缺水,若是有山澗小溪嘩嘩流淌,一動一靜,更顯靈動,會更吸引人。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沂蒙山軍民共同抗戰(zhàn)的故事有很多,送軍糧,救傷員,做軍鞋等等,有的被搬上銀幕,家喻戶曉。沂蒙山“水融,生死與共”的精神教育著一代代后人。
也許就是因為有敬佩沂蒙山精神的情節(jié),一位登山男士舉著一面五星紅旗,我忍不住借來舉起舞動舞動,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fēng)飄揚,借此表達(dá)我對沂蒙山精神的敬佩。
鷹窩峰景點。
這段登山臺階,就像泰山十八盤。
這里一塊石頭,像是大象的鼻子。
金蟾獻(xiàn)寶。
山里一些古老松樹,造型美觀,蒼勁有力,就像大號的盆景,可與黃山上的松樹相媲美。
中午吃飯半個小時,買的水,紅牛,二兩的二鍋頭,水果,其他飲料等,自己帶的有德州扒雞,榨菜,燒餅。
下午四點半終于到達(dá)山頂,已經(jīng)很累了。山頂形狀像不像神龜看不出來,但有一處確實像烏龜?shù)念^部。
山頂上有孔子小魯亭,孔子登到山頂在此感嘆“登東山而小魯”,李白,杜甫,蘇軾都在此留下詩句。
游完山頂往西北方向下行,去看龜蒙山最大亮點,打卡處,壽星石雕,高218米,寬198米,眼睛就有13.5米長。是世界上最大的山體雕刻壽仙。
老壽星,白須飄飄,慈眉善目,笑容慈祥,特別是那雙眼睛,特別有神。一手拄鳩杖一手托壽桃。
站在山頂遠(yuǎn)望,一道道橫向山梁交錯,一道道山溝被綠樹埋藏。
尋一尋來時之路,不見蹤跡。大體找一下起點,看一看腳下的終點,不由感嘆,我已漸行漸高。
告別山體石刻老壽星,太累了,一步也不想走了,坐電瓶車下山。
每一次登山,我更在意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往上走的過程,越往上看到的風(fēng)景越多。
每次爬山,開始爬就感覺氣喘吁吁,有時會失去信心,懷疑自己是否能堅持到達(dá)山頂。
爬泰山,到黃山,華山等等,都是這樣,最終都爬到了山頂,最主要的一個經(jīng)驗就是堅持再堅持。
在堅持中,不斷的提高,等回頭看時,自己都驚訝:哇!我已經(jīng)爬了這么高了。
不由得有點自豪。
這一天累的我,晚上睡的太死了,竟然沒聽到夜里打雷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