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學前教育網官網、上海市學前教育官網
今天午,市教委展示了“幼兒入園招生全程網辦”“幼兒來離園智能管理”“幼兒在園戶外活動監測”“幼兒健康常態監測”“托育服務隨心查”“科學育兒服務隨身享”“課程通備課助手”等多個數字化轉型場景,分別從市、區、園三個層面展現了上海學前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和未來設想。
登記招生全程網辦 讓孩子入園更方便在正式啟動入園報名前,相關部門要先進行學額預測,家長也要事先了解招生信息;報名時,要進行排隊登記、信息錄入等事宜,其中大量信息是重合的。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更便捷更高效地處理信息?
據悉,市教委將進一步優化“上海市適齡幼兒入園信息登記系統”及各區入園報名平臺。在統一登記報名的基礎上,從2022年起,家長可直接使用電子證照完成登記和報名,實現一次填寫數據共享、數據統一管理分析,支持入園招生工作的全程幫辦、全程網辦,完成預測→登記→報名→錄取→統計全流程即時監測,提供入園壓力預警、電子證照資料核驗、入園招生咨詢智能人工客服,為招生政策研制提供依據,讓孩子入園這件事一次搞定、輕松辦好。
智能晨檢精準高效 讓孩子在園更安全晨檢是杜絕疾病傳染的第一關。但多年來,許多幼兒園的晨檢方式都是由保健教師憑著專業和經驗來即時判斷幼兒入園時的健康狀態,一摸二看三問四查,唯恐疏漏。這種方式也無法及時分析當日考勤情況、病事假原因分布情況,不能有效地支持保教工作的客觀研判。
而在靜安區安慶幼兒園,孩子們最愛的就是晨檢機器人,它以醫用科技傳感技術和人工智能圖像病征識別為技術核心,突破性地提高了晨檢的工作效率和篩查范圍,智能篩查標準更嚴謹更客觀。幼兒對著會說話的“機器朋友”,舉手、張嘴,快樂的回應中,健康數據就上傳到了云端,每日數字的比對和每周、每月的變化,也為幼兒園的保健管理部門提供了監管分析和問題追溯的有效途徑。
不僅如此,后臺的數據會“告訴”園所保健教師更多即時“看不到”的信息。
隨著數據的進一步對接,除了直接統計到的當日晨檢報告:異常人數、事假人數、病假人數、服藥人數;還能查閱疫苗接種情況,匹配幼兒電子病歷及用藥處方單的幼兒就診記錄和服藥需求(以往這些都是需要家長主動登記,園所查閱病例,進行管理服務);查看兒保體檢信息等,未來還能信息報送:一鍵上傳上海市學前教育平臺。
據悉,正在建設中的“幼兒來離園智能管理”應用場景,應用無感測溫、智能考勤等技術,采集幼兒來離園數據,逐步推進本市幼兒園100%應用智能考勤,實現市、區相關平臺數據的互聯互通,加強數據治理,及時掌握全市在園幼兒出勤動態、病事假情況動態及早離園原因分布,實現預警,以及相關保教質量監控工作,為幼兒健康成長護航。
體檢數據共通共享 讓孩子成長更健康健康是兒童發展的基礎。沒有信息化手段的支持,教師很難準確識別與判斷幼兒健康水平及發展需要,評估園所是否科學實施保教活動、服務質量如何等也缺少相關實證數據支撐。
市、區教育部門將依托“園園通”系統,對接大數據中心,動態匯集、安全共享本市在園幼兒體檢、體質體能、生長發育評價等健康數據。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進行深度數據挖掘,實時監測全市幼兒雙超率(身高和體重)、視力不良率、齲齒發生率等重點健康指標,動態掌握幼兒生長發育、體質體能等身心發展狀況,支持園所科學保教、家庭科學育兒、行政科學決策、社會科學服務,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數據全程跟蹤記錄 孩子戶外活動更充分孩子在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是否達到了2小時?由于難以做到準確記錄與統計,這并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同時,戶外活動對兒童健康發展是否起到適宜作用等運動課程質量監測中的關鍵問題,如果獲取的數據不夠精準有效,也很難回答。
上海將借助客流眼分析系統,掌握幼兒室內及室外活動時間,了解幼兒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達成情況。運用智能鞋環、徽章、臂環等穿戴式多功能設備及其監測分析系統,進行幼兒智能化運動軌跡監控,結合兒童視力、身高、體重等數據的個性量化分析,了解幼兒戶外運動狀況及其體質體能健康狀況,支持幼兒更科學地開展運動。
托育服務隨心查詢 讓寶寶入托更便捷本市有多少有資質的托育機構?家長們知道自己家門口的托育機構嗎?如何了解到?
針對本市3歲以下幼兒家庭專屬的“托育服務隨心查”服務應運而生,將在“育之有道”APP上正式發布,支持家長隨時查找托育服務場所。“隨心查”場景匯集了全市所有的幼兒園托班、托兒所、托育機構等,可方便家長查詢到身邊的托育資源,方便有志于辦托育機構的個人及企事業單位了解市場動態,并成為政府實施監管的一個重要載體。
育兒指導隨身享受 讓家長帶娃更科學上海將依托“園園通”與大數據中心開展跨部門合作,充實隨申辦中的“出生一件事”服務,發現并告知有指導服務需要的適齡嬰幼兒家庭,確保家長知曉。
在線下推進“五進”升級版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的同時,將打造“育之有道”APP一站享用的智能化的專家講堂互動直播間,聚焦家長育兒問題及時回應,提高指導精準性、擴大指導覆蓋面。不斷完善“15分鐘生活圈”科學育兒指導服務搜索及地圖導航系統等,提升家長參與指導服務的便利感和獲得感。
備課助手減負提質 讓教師保教更有效在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中,經常有老師反饋,“網上資源良莠不齊,課件修改不方便,互動體驗不好,難以有效調動孩子的直接經驗,而且數據統計不方便,較難評估孩子的發展”。
“備課助手”場景,依托“幼兒園課程實施支持系統”資源庫,支持教師在線、離線進行活動設計及組織活動實施,滿足不同能力素養水平的教師在不同層面上的使用需求。
資源庫內有萬余件優質課程資源,進一步充實豐富支持系統優質資源,智能化的“備課小助手”支持教師在線、離線高效率、有質量開展活動設計,輕松調用或創作課程資源;模塊化的資源達到好用、易用,支持教學活動及學習活動中的資源調取、創作、重組及生成,支持日常教學活動有質量的開展,為教師日常保教提質、減負、增效。
據悉,上海將把學前教育數字化轉型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為學前教育提質增效,保障每位兒童的健康成長,共同實現信息化時代的“幼有善育”。
來源: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