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教育-淄博德志教育學校收費
唯改革者強,唯創新者進。
當前淄博教育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過去的幾十年間,很多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留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回望2023,淄博教育步履鏗鏘,吹響高質量發展的號角,一項項改革破冰突圍被全省推廣,一個個成果次第開花引發廣泛關注……
這一年,“高質量”成為淄博教育的最高頻詞匯。
質量提升,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賽跑。讓我們回顧一年來的大事小情,體悟淄博教育質量提升這一年走來的艱辛和歷程,站在新的起點上,找到繼續向前奔跑的力量。
關鍵詞:優質均衡
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渴求的當下,如何均衡分配好教育資源,是亟需考量的問題。
2023年,全市小學新入學人數激增至6.8萬人,比畢業生數增加62%,學位供給壓力巨大。壓力之下,淄博市教育部門統籌謀劃,實現所有孩子平穩有序入學。
在保障學位供給的同時,不斷填平教育之谷,縮小差距,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才是教育均衡的應有之義。
城市化進程加快,鄉村學校生源快速流失,“空殼學校”的概念開始出現,而這一現象大大制約教育優質均衡。
為有效破解“城鎮擠、鄉村弱”難題,淄博市實施農村小規模學校優化整合工程,實現了學生就近上學,資源進一步優化。
2023年9月,由臨淄區齊陵一中和齊陵二中合并而來的臨淄區齊陵中學,便是其中之一。“以前的課桌椅、教學設備都很老舊。相比而言,我太喜歡現在的學校了,不僅校園環境優美,還交到了更多新朋友,我的學習動力更足了!”說起在新學校就讀的感受,學生呂欣怡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而事實上,除孩子們感到滿意外,齊陵中學的建成投用還化解了合并之前,原齊陵一中、齊陵二中“招生難”的問題。
臨淄區齊陵中學并非孤本,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實施農村小規模學校優化整合工程,共整合優化學校59所。
保障教育均衡,不僅要有基礎條件的均衡,更該兜住教育質量的底線。這一年,淄博教育持續在資源共享、加強教師流動性等方面發力,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據官方公布,目前全市組建教育集團100個。大規模開展教師交流輪崗,近三年全市參與交流教師6772余名。全面建成國內最先進的交互式在線教學系統,偏遠農村及薄弱學校的孩子可同步聆聽城鎮名師授課。
讓每一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關鍵詞:創新突圍
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實施高質量教育的根本力量。
2023年,淄博1名教師榮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為全省唯一;“齊魯最美教師”2人、占全省1/5;“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5人、占全省1/6;“國家名師”2022年全省8人,淄博市4人,2023年再占中小學系列“半壁江山”,被省教育廳譽為名師培養的“淄博現象”;獲1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創歷史新高。
成績絕非一蹴而就。
《淄博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顯示,加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建設工程,構建淄博教育人才高地,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帶動作用……
循著這一思路,淄博堅持把校長和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提升教育水平的根本措施,通過實施“名校長、名師”工程,著力打造各學段、學校、學科的帶頭人,讓一位名師輻射一門學科、帶動一批教師,隨即推動和提升整個教師隊伍素質。
培養名師不是目的,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育人機制設置,為全市培養一支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才是根本。
就此,淄博專門制定出臺《淄博名師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淄博名校長(園長)建設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方案,針對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領航教師等“量體裁衣”。
其中,齊魯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由省財政在5年的培養周期內為每位人選提供5萬元的專項培養經費。淄博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由市財政在培養周期內為每人提供3萬元的專項培養經費。
此外,強化培訓力度也是名師名校長成長的一項基本路徑。據介紹,目前淄博名師培養周期為3年一輪,并精心設計三年培養規劃,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組織名師、名校長人選赴國內知名高校開展高級研修,邀請國內知名專家進行培訓。
上述種種措施,夯實了淄博“名師名校長”的涌現基礎。
如何在用人機制上激發隊伍的活力,調動教師積極性,尤其是在淄博人才管理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當下,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
淄博在全省率先整市推行“職級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中小學教師職稱分級聘任改革。在全國首創專兼職教研員配備機制,突破教研員終身制。
淄博教育在創新人才管理上蓄足了改革動力,在人才培養改革上釋放出巨大的改革紅利。
關鍵詞:學生出彩、服務暖心
學生素質,是衡量當地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教育水平的高低,又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按照這樣的邏輯,以經濟總量來衡量,淄博教育發展在山東省內似乎并不占優勢。
但淄博學生素質的實際情況卻超乎外界想象。
飆升的高考上線率、2023年4名學生獲評全國及全省“新時代好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抽測所有指標均居全省第一,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獲獎數量領跑全省……可以說,淄博教育的每一項成績都在顛覆外界對淄博教育的傳統認知。
針對上述成績,淄博市教育局方面表示,多年來,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體育局密切協同,頂層設計,從教體結合到教體融合再到教體一體化,已探索推出“學校體育抓普及、競技體育促提升”的青少年體育工作一體化發展模式。
從德智體美勞五個維度,淄博教育都大踏步走在了全省最前列。
孩子入園上學、接送問題……是家長的煩心事、民生熱點,也是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熱點難點問題。
回首2023,淄博教育服務再上層樓,為民惠民更加貼心。全市創新推動“長幼隨學”、入園入學“輕松指尖辦”,堅持不懈抓實抓好課后延時服務,“校長、家長陪餐”、點對點定制公交等“一攬子”惠生惠民措施,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一年來,淄博教育質量提升的系列舉措穩準狠,不打折扣,突出政府托底、系統保障,更調動了各方參與積極性,頗有成效,把人民群眾滿意度和教育改革成效逐步協調統一起來。
“民生至上是念茲在茲的不變初心,更是接續奮斗的行動標尺。”淄博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英濤表示,下一步,淄博市教育局將通過機制手段,積極回應民生關切,全力辦好品質教育,為助力淄博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教育支撐。
駛入新時代的淄博教育,牽線兩端,一端關乎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為不同性格稟賦學生提供更加適宜的教育;另一端是關乎社稷未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雖道阻且長,但勝在謀劃,足下有力,愿景美好。
讓我們共同期待著。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