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翔安區教育局_廈門市翔安區教育局電話
□ 鄒阿江
4月26日,#廈門教師招聘因多崗位取消編制導致無人報考#沖上熱搜。據報道,起因是廈門市翔安區教育局于近日發布的《關于公開招聘骨干教師(2024年4月)取消及減少部分崗位的通告》,稱該地區教師招聘過程中,資格初審通過人數與崗位擬聘人數比例達不到3:1,原則上取消該崗位招聘。
從招聘的簡章來看,錄取后的擬聘人員,用人單位將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文件與之簽訂聘用合同。業內人士分析,報考人數不足,崗位考試被取消,很大程度上與招聘的骨干教師均無編制有關。
長久以來,教師編制作為職業安全與穩定性的象征,對求職者具有不可小覷的吸引力。此次廈門教師招聘事件公眾熱議的背后,一方面是廈門市作為副省級城市,經濟發達區,招聘竟因報考人數不足取消考試;另一方面也透露著社會人士對教師崗位去編化的深層憂慮。
其實,教育崗位去編化已不是新鮮事了,據教育部官網顯示,此前,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均在開展員額制改革試點工作,通過合同制、企業化管理教師,建立健全教師進入退出制度。
此改革的出發點是為構建更為靈活的教師聘用、退出機制,釋放出更多的資源用于教育改革和發展。同時,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育系統的競爭力。盡管如此,這一舉措仍不可避免地為教師行業的從業者帶來了顧慮。
連骨干教師招聘都沒有編制了,普通教師的編制崗位是不是也會越來越少呢?聘用教師的待遇,雖然是參照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但非在編人員不僅會擔心保障不如在編,同時也會擔心學校只簽短期合同,合同期結束就被辭退。
此次廈門教師招聘遇冷表明,取消教師編制實行員額制,恐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教師編制崗位減少后,需思考如何提高教師職業本身的吸引力,對于“合同教師”,是否可以先設定長期合同、提供競爭力的薪資福利、開辟明確的職業晉升通道等,讓教師看到個人發展的廣闊空間?
教育改革的推進,不僅要打破“鐵飯碗” ,還要打破應聘者的顧慮,應切實保障教師的待遇與權利,提升教師職業的吸引力,才能激勵教師樹立終身從教的職業理想,提高教師的職業榮譽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