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尚教育—云尚教育建模百度云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武漢市科普文化線下活動被迫按下“暫停鍵”。然而,人們學習知識、探索未知、崇尚科學的需求并沒有暫停,反而在疫情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的過程中醞釀發酵得更加強烈。
為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科普文化需求,助力武漢市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學復市,武漢科技館于近期啟動“云尚科普”系列線上主題科普教育活動,著力打造線上科普教育品牌。
牢牢把握科普事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武漢科技館屹立于長江之畔,連續多年以年度接待總量突破百萬人次的超高關注率,成為廣大市民徜徉科學知識海洋、提升科學文化素養的網紅打卡地。
自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科技館堅持“危”中探“機”,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及時將科普工作重心由線下轉到線上,充分發揮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優勢,先后推出“科學實驗DIY挑戰賽”、“新冠肺炎科普系列漫畫”、“云游 春光中的武漢:帶您走進武漢科技館”直播、“心理健康科普”等系列線上科普活動和科普資源,并于“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推出“云尚科普”系列線上主題科普教育活動,利用內容充實、形式多樣、層次豐富的線上科普活動,打破時間限制、跨越空間壁壘、拉近教學距離,重構線上、線下科普“雙推進”格局,讓社會公眾即使足不出戶也能盡享科普盛宴。
牢牢把握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科普文化需求。進入數字化時代,武漢科技館緊跟時代潮流、堅持與時俱進,在分析社會公眾科普需求的基礎上,突出新媒體、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元素的應用,精心開辟了“云尚科普”專欄。
該專欄由“云尚觀展”、“云尚講堂”、“云尚探究”、“云尚心苑”等四個子欄目組成,內容涵蓋科技前沿、社會熱點、科學探究、心理輔導等方方面面,形式包括直播互動、視頻錄播、在線網課等多種方式,切實將科普教育的“展廳、課堂、講堂、實驗室”等從線下搬到線上,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社會公眾的差異化科普文化需求。
牢牢把握“以公眾為中心”發展理念。為順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科普工作發展需要,武漢科技館高站位謀篇布局、高質量創新服務,著力打造線上科普教育品牌,而“云尚科普”是整個品牌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依托武漢市科研院校資源優勢,武漢科技館將邀請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李兵、國家自然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徐世球等專家教授進駐“云尚講堂”,全力打造高質量精品科普報告會;依托同行同業互動交流深度,武漢科技館將與慈溪科技館等合作,啟動“‘云尚心苑’疫后心理陪伴行動”,從心理科普、心理素質提升和心理援助三個維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做好“后疫情時代”社會公眾心理素質提升工作;依托三十年的科普教育經驗,武漢科技館在總結前期線下科普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將深受青少年青睞追捧的科學探究活動等項目納入“云尚探究”,在線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指導,打造“自主性”科普教育線上“課堂”;依托深厚的觀眾基礎,武漢科技館將加快推進“云尚觀展”線上項目的建設,將實體展品展項放到“云端”。
因事而化,是疫情所迫;因勢而新,是時勢所趨;因時而進,是發展所需。武漢科技館將以“云尚科普”系列主題科普教育活動為抓手,按下創新服務升級“快進鍵”,繼續打造以公眾為中心、上下聯動、內外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科普工作格局,用科普力量助力武漢市早日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武漢科技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