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華娛樂三大老板_樂華娛樂三大老板杜華簡介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雪梅
3月20日晚間,內娛“藝人經紀第一股”樂華娛樂(02306.HK)發布上市以來首份業績公告。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22年公司實現收入9.80億元,同比下降24.0%;年內經調整凈利潤2.67億元,同比下降32.4%。受此影響,截至3月21日收盤,樂華娛樂(下稱“樂華”)錄得4.91港元/股,出現1.01%降幅。
不過,進入2023年后,樂華已經有不少新的開源動作。2月,公司旗下藝人黃明昊開啟2023年線下巡演;3月,藝人朱正廷在廣州舉辦演唱會和專輯簽售會;與此同時,老板杜華在抖音進行真正意義的帶貨首秀,連線旗下藝人引流,銷售額達到500萬元-750萬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直播之前,杜華抖音櫥窗上架的商品僅售出100多單,直播結束后售出超10萬單。同時,她亦在直播間上架旗下藝人盲盒與親筆簽名演唱會門票。
藝人收入縮水27.5%,樂華發力線下演唱會
2022年,樂華收入主要來自藝人管理、音樂IP制作及運營、泛娛樂共三大業務,占比分別為86.9%、10.1%和3.0%,收入縮水主要由于藝人管理業務產生的收入減少。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樂華共有68名簽約藝人,值得注意的是,它對頭部藝人的依賴程度仍然較高。根據粉絲制作的截止2022年5月1日商務匯總顯示,王一博身背32個商務代言,涉及飲品、數碼、服飾、車企等多個品類。另據招股書顯示,王一博貢獻的收入在2019年占比16.8%,2022年前三季度,王一博貢獻的收入占同期總收入的59%。
過去一年,樂華藝人管理業務錄得收入8.52億元,去年同期為11.75億元,同比下降27.5%,主要由于疫情影響致可產生藝人管理業務收入的業務活動數目有所減少。此外,王一博主演的電影也從2022年國慶撤檔。
音樂IP制作及運營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藝人收入的縮水,這也是樂華2022年唯一實現增長的業務。2022年,樂華發行16首數字單曲和13張數字專輯,產生收入9860萬元,同比增加26.8%。其中,樂華為王一博制作及發行的數字單曲《像陽光那樣》,單價4元/張,售出超200萬份;為黃明昊和朱正廷制作及發行的數字專輯《VR》《T》單價25元,分別售出超過23萬份和22萬份。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線下文娛活動放開,樂華也將數字專輯的“余熱”進一步發揮。
3月18日,朱正廷“神秘任務”演唱會在廣州舉辦,票價從580元-1380元不等。次日,他在廣州東方寶泰購物廣場舉辦《T》專輯簽售會,粉絲需在貓眼花費163.1元購買實體專輯方可入場。
時代財經在簽售會現場注意到,商場各樓層擠滿了粉絲,護欄邊安排有工作人員維護秩序,朱正廷出場后,現場氣氛更加熱烈,尖叫聲不絕于耳。有粉絲告訴時代財經,自己是從北京平谷特意趕過來的。藝人黃明昊同樣開啟了2023年演唱會,舞臺設計將專輯《VR》中的音樂空間實景化,目前,其已經完成廣州、蘇州場巡演。
圖源:時代財經攝
時代財經還關注到,樂華家族演唱會將于今年7月在澳門舉辦,公司藝人王一博等均將亮相。3月18日,杜華在抖音迎來她首次真正意義上的直播帶貨,并在直播間上架了幾十張家族演唱會門票,售價高達2580元/張。
營銷專家路勝貞對時代財經分析,頭部藝人就像鯰魚,自身活力對整體制約性明顯。樂華娛樂旗下專業的頭部藝人并不多,并且這些頭部藝人呈現出關注度的頹勢。“階段性業績雖然不能代表長期發展,但如果持續沒有優勢性藝人加碼,對樂華的投資者而言會缺乏積極的拉動,影響投資信心。”
多家文娛企業凈利下滑,股價暴跌
與樂華娛樂相似,2022年,多家港股上市的文娛公司業績遇冷。
曾出品過《好先生》《三十而已》《小別離》等爆款影視劇的檸萌影視(09857.HK)于2022年在港交所敲鐘上市,其最新披露的業績預警顯示,公司2022年經調整凈利潤約為1.35億元-1.45億元,較2021年的2.795億元下降48.1%至51.7%。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劉詩詩擔任股東的稻草熊娛樂(02125.HK)年度經調整純利約0.69億元—0.78億元,此前一年同期為1.94億元,同比下降約59.9%—64.6%。
值得注意的是,檸萌影視自去年8月上市后,股價長期低迷。上市當日,檸萌影視以27.75港元/股的發售價開盤,截至3月21日收盤,檸萌影視僅錄得13.30港元/股。稻草熊娛樂上市后股價一度高達15.3港元/股,2022年卻屢創新低,截至3月21日收盤僅為1.13港元/股。
此外,《中國好聲音》制作方星空華文虧損則有所縮窄,3月17日晚間,其發布公告稱,預計2022財年經調整凈利(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1.1億元-1.25億元,上一財年經調整虧損約3.04億元。
面臨多變的外部環境,不少文娛公司迫切希望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它們屢敗屢戰。2023年3月13日,網劇制作頭部公司耐看娛樂第三次遞表港交所,其曾出品過《我是趙甲第》等大熱分賬劇,并參與制作電影《你好,李煥英》;2022年10月,有“周杰倫概念股”之稱的巨星傳奇集團第三次沖擊港股;同月,“鹿晗概念股”風華秋實第五次向港交所招股書。
不過,路勝貞強調:“文娛市場在2023年呈現更加多元化的變革趨勢,無論在藝人陣容的構成和素質上,還是娛樂內容的品類制作上,都在不斷延伸、升級,變化緩慢的公司或將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對于尚未登陸港交所的文娛企業而言,或許將面臨更大的難度;對于樂華、檸萌影視等公司而言,成功在港交所敲鐘也不意味著獲得勝利,如何鞏固旗下藝人陣容,生產出與市場需求契合的優質內容,才是接下來行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