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教育部MOE
為把握科技在教育領域的變革潛力,新加坡教育部推出了《2030年教育科技總體規劃》,簡稱《教育科技總體規劃2030》,概述了學校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來提升教學水平。《2030年教育科技總體規劃》建立在《2020年教育科技規劃》和《信息通信技術總體規劃》基礎上,探討了后疫情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技術已成為學習的關鍵推動力。2030年教育技術總體規劃的總體愿景是“促進技術轉型的學習,讓學生為技術轉型的世界做好準備”。
一、主要目標:
1.聚焦學生:使學生成為具備數字化能力、為未來做好準備的學習者和創新者,以數字化為動力的21世紀學習者,他們能夠:
·利用各種數字工具和資源,自主設定目標和管理學習。
·在使用數字工具與他人共同構建和分享知識方面具有協作性和聯系性。
·運用數字素養和技術技能,通過有效利用技術進行“提煉和辨別”。
·保持網絡健康,以安全和明辨的方式使用技術。
·使用以人為本的方法來發現需求并開發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
·熟練地利用各種數字工具來創造解決方案。
2.聚焦教師:使教師成為精通技術的協作式學習設計者
·擁護團隊合作、共享、采用和改編數字資源和技術教學最佳實踐的文化。
·精通使用電子教學法設計有效的科技化學習體驗。
·利用學習數據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不斷發展和深化自己的數字素養和技術技能。
·定期嘗試使用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3.聚焦學校:使學校具備智能化、反應靈敏、配備數字設備的學習環境
·教室和公共空間的設計和配備可快速、輕松地進行調整,以滿足各種教學和學習需求。
·不斷加強網絡連接,支持隨時隨地學習。
·利用通信技術克服物理空間的限制,將校內學習與外部世界聯系起來。
4.聚焦教育系統:使教育系統成為網絡化教育技術生態系統
·加強教育部、其他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和私營部門之間的伙伴關系,以便更快地開發和推廣良好的教育技術實踐和解決方案。
·教育部的教育技術工作以最新研究和行業發展為依據,并以國際最佳實踐為基準。
·家長更有力地支持配合學校使用教育技術,特別是在家庭中采用一致的網絡健康準則和做法。
二、戰略重點
1.加強學生學習的個性化
(1)提供由Al支持、資源豐富的新加坡學生學習空間(SLS),使學習更加個性化
·在學生學習空間中提供支持 Al 的功能,例如自適應學習系統(Adaptive Learning System),根據學生的個人需求定制學習路徑。
·在學生學習空間中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夠更個性化地學習,并支持自主學習。
(2)提供數字化工具和平臺,加強反饋和評估
·通過“學習反饋助手 ”等工具,為學生提供即時和個性化的反饋。
2.加強學生數字素養和技術技能的發展
·進一步闡述“發現、思考、應用、創造”框架,以支持深化學校的數字素養,例如九種數字能力。九種數字能力包括數字安全與保障、數字責任、數字知識貨幣、運算思維、數字化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能力、設備與軟件操作和數字通信、協作與參與。
·學生學習空間上托管的關于數字素養和技術技能(從AI素養開始)的自學課程庫。
3.促進學生21世紀能力的發展
·推廣利用技術發展21世紀核心素養的學校計劃,如數字制作。
·在課程中更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21世紀核心素養。
4.加強學校和部門的合作文化和教育技術實踐
·在學科部門建立共享和改編課程資源的文化和做法,以減輕備課負擔。
·在學科部門建立電子教學法。
5.加強教師的教育信息技術實踐
·在國家教育部門的職前教師培訓和在職教師專業發展中,更加重視電子教學法和教育技術的使用。
·為教師提供數據素養和網絡健康方面的資源和專業發展機會。
·與卓越教學中心(CTLE)合作,研究和分享教育技術的有效和創新應用。
更多信息請參閱:
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in-sg/educational-technology-journey/edtech-masterplan
編譯自:
新加坡教育部,2023-09-20
編譯者:
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王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