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人本教育理論主張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現場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2月27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有關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由“謀業”轉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務人的全面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但決不是單純的就業教育。
陳子季介紹,《意見》重申了職業教育定位,就是要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普協調發展、相互融通,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這對扭轉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鄙視,消解職普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有重大作用。
職業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轉向“產教”,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勢,更是改革的難點與重點。
《意見》直面產教融合中的堵點問題,堅持系統思維,提出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制度設計,將職業教育與行業進步、產業轉型、區域發展捆綁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創新良性互動機制,破解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等問題。
他強調,職業教育服務場域由“區域”轉向“全局”,更加注重支撐新發展格局。《意見》立足新發展格局,在國內國際兩個場域謀劃部署職業教育發展。一方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另一方面,立足區域優勢、發展戰略、支柱產業和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機制,使我國職業教育從“單向引進借鑒”走向“雙向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模式。
“職業教育發展路徑由‘分類’轉向‘協同’,更加注重統籌三教協同創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二者不是平行更不是對立的。”陳子季說。
他還表示,《意見》在鞏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從“不同”走向“協同”,各種教育類型優勢互補、交叉融合,都服從、服務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共同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