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景點 > 正文

    杭州飛來峰游玩攻略;杭州飛來峰景點介紹

    王安石曾有詩云: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杭州飛來峰游玩攻略;杭州飛來峰景點介紹

    飛來峰第68龕布袋彌勒和十八羅漢,具有宋代風格

    此詩中的飛來峰就是今天咱們要云游之處啦,飛來峰又稱“靈鷲峰”,坐落于有“東南佛國”之稱的浙江省杭州市,和靈隱寺并稱靈隱—飛來峰。

    由于長期受地下水溶蝕作用,飛來峰形成了許多自然洞天,如青林洞、龍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內有五代至元佛教造像四百多件,而今所存三百余件,精美非常。

    01

    何以飛來?

    關于此峰“飛來”之名,記載或民間傳說的來源實際上有這樣三種。

    飛來峰

    濟公勇救飛來峰

    南宋初年,濟公在靈隱寺出家。有一天他算出四川峨眉山將有一座小山峰飛來,便急忙跑到村里勸說村民們趕快遷走,村民習慣了他瘋瘋癲癲的樣子,認為他在說瘋話,不理他,這可急壞了濟公。

    靈隱寺濟公殿第五幅壁畫——救民離難

    此時濟公靈機一動,背起村里正在拜堂的新娘就往村外跑。全村男女老少都跑出來追趕,這時山峰從遠處飛來壓在了村子上,村民們得以幸免遇難。

    慧理祖師都驚呆了

    據《靈隱寺志》記載,東晉咸和元年,天竺僧人慧理至杭,登此山曰:“此中天竺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后人便以飛來峰命名。

    理公塔

    飛來峰腳下的理公塔就是為了紀念這位靈隱寺的開山祖師慧理和尚而建的。

    這比喻用得妙

    實際上“飛來峰”也是地質術語,意思就是外來巖塊。

    ?

    飛來峰地質示意圖

    圖源@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百家號

    飛來峰的形成過程是巖層受到水平擠壓后發生斷裂,形成斷層;斷層的部分巖體受到力的推移,上覆到原地巖塊上;受到強烈剝蝕后成飛來峰,將巖塊比作“飛來”之巖,既幽默諧趣,又不失形象,實在是精妙極了。

    02

    穿越千年的佛性

    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夢尋》之飛來峰一文中寫到:“飛來峰,棱層剔透,嵌空玲瓏,是米顛袖中一塊奇石。使有石癖者見之,必具袍笏下拜,不敢以稱謂簡褻,只以石丈呼之也。”文字有穿越時間的魔力,飛來峰造像之美,在這段描寫中可見一斑。

    飛來峰造像(宋)

    青林洞

    青林洞又名青林巖、理公巖,是飛來峰東邊的第一大溶洞。洞口有點像老虎的血盆大口,以前也叫做“老虎洞”或“金光洞”。

    ?

    青林洞口,造像為華嚴三圣

    86版的《西游記》可謂經典,其中的《計收豬八戒》一集就是在這兒取的景,劇中“豬八戒”的老巢“云棧洞”就是飛來峰的青林洞。

    86版《西游記》劇照

    這里的五代造像以淺浮雕為主,體積小巧,身形瘦削,刻畫稍顯粗獷。宋代造像題材發生了一些變化,分為兩大類別,分別是佛、菩薩類和羅漢、祖師類。

    五代-菩薩類造像

    其中第10龕是飛來峰現存有紀年的最早造像。

    第 10 龕西方三圣像 后周廣順元年(951)

    這一龕的造像為西方三圣,從左至右分別為: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以及大勢至菩薩。這一龕造像是典型的中國漢地佛教形式,瘦削的身形和江南地區的審美一致,寶相身披寬大的袖袍,無疑是漢地服飾。

    宋-菩薩類造像,手姿殘毀,“看起來像是在比心”

    在洞口右邊的崖壁上,有一幅“盧舍那佛會”,這是飛來峰造像最為精致的一幅。石龕里正中坐在蓮花座上的是盧舍那佛,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階層的佛,也叫做大日如來,也就是以光明普照眾生的意思。

    宋-盧舍那佛會

    這尊盧舍那佛頭戴毗盧寶冠,身披袈裟,雙臂上舉作講經狀,座下是雙層蓮花寶座,還有壺形花紋,華麗而不失高貴。左右以獅、象為坐騎的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寶相,下有眾尊者聽經。

    盧舍那佛會(局部)

    龕外還有兩個“飛天”浮雕,都是北宋乾興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這組浮雕結構完整,雕刻線條細膩生動,雖然略有殘毀,但仍可見其細節。

    ?

    龕外“飛天”浮雕

    從造型來看,青林洞北宋時期造像整體上比較精致,主要體現在佛像的坐臺上,北宋造像線條更加細致,花紋變為雙層,更加繁復莊嚴。

    五代時期造像,蓮花座為單層雕刻,線條稍顯粗糙

    宋代造像,蓮花座為雙層雕刻,上有裝飾性圖案,線條細致飄逸

    不過北宋造像最值得稱道的,莫過于羅漢群像,主要分布于之后要講的玉乳洞中。

    宋-羅漢群像

    羅漢像在宋代頗為流行,也為皇家所推崇。相較于彌勒或者經變畫等題材的圖像,羅漢像的出現實際上是要晚于以上題材的。羅漢像至少要在中晚唐以后才開始流行。

    南宋 劉松年《羅漢圖》(局部)

    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創作《羅漢》三軸,十分受當時皇帝的喜歡,這想必也影響到了飛來峰羅漢像的創作。

    玉乳洞

    從青林洞出口出去之后,會看到缺了兩點的“心”字藤,順著路口往前,就能看到玉乳洞啦!

    “玉乳洞”這個名字是相當美的,江南的天氣多雨,這個洞又處在陰面,水分難以蒸發,所以常年有水滴下,這些水珠中含有白色的石灰石溶液,由于水滴的侵蝕打磨,洞中的石頭光滑若凝脂,故曰玉乳洞,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卷十中這樣記載道:“玉乳、射旭二洞,宛轉通明,懸泉淅淅,乳溜若凝,肪然有陘可陟。”

    玉乳洞供養人造像,憨態可掬,造型靈動(宋)

    依前文所述,宋代玉乳洞的造像題材主要是羅漢像,這里的造像體積大于青林洞造像,而且位置優越,保存相對完好。洞內左右兩側有對稱排列的六尊造像,這組造像雕刻于北宋年間,被稱為“禪宗六祖”。

    宋-羅漢坐像

    玉乳洞的雕刻方式照前代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再按照設計圖樣人工開鑿石窟,而是采用因勢造型的布局方法與造型樣式,使石雕造像與洞穴取得統一而協調的視覺效果,凹凸變化的巖壁作為造像的背景,仿佛渾然天成。

    宋-伏虎羅漢與獅子

    除此之外玉乳洞的十八羅漢像在造型處理與表現手法上,也從先朝的異域風情轉向寫實。尤其是十八羅漢,原為佛教人物,具有一些印度特色。

    宋-羅漢像

    而飛來峰玉乳洞內所雕刻的羅漢造像大部分都是漢族的形象。羅漢的姿態已經基本上擺脫了宗教的束縛,而趨于自然生動,姿態多樣。羅漢的神態也神采奕奕,各有個性。

    羅漢的姿態不再被限制于嚴肅的坐姿,而是多樣的

    衣紋線條的刻畫也變得簡潔暢達,宛如寫意的人物畫。

    龍泓洞

    玉乳洞的鄰居,是龍泓洞。在飛來峰諸洞中,數它的名氣最大。因洞內有一處觀音石刻,又稱“觀音洞”。

    龍泓洞洞口

    洞頂開一小口,透出一線天光,所以也稱“通天洞”。這著名的一線天景觀,能不能見到全看個人緣法,天氣晴好時,一線天光宛若金絲素紗,但如果遇到陰天或者雨天,那便無緣相見了。

    一線天及觀音像

    洞口外石壁上有多龕造像,并且還有宋代浮雕。洞內巖壁刻有歷代石刻與造像,主要為元代造像,少數為北宋和明代造像,比較重要的有寶藏神、金剛手菩薩、水月觀音、彌勒等。

    龍泓洞口還有一組宋代的高僧取經故事的造像,由三個不同時代,內容各異的“高僧取經”故事組成。

    宋-取經故事造像組

    最西邊的僧人,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唐玄奘。

    宋-唐三藏玄奘法師

    他雙手合十,表情平和又慈悲,造像左上角還有“唐三藏玄奘法師”一行題字。在唐玄奘后方,還有幾個人物和馬的造像,這可不是《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緊隨其后的造像實際上是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僧人朱士行。

    取經造像組遠景

    朱士行,法號“八戒”,有一種說法是《西游記》中豬八戒的原型之一就是朱士行。

    朱士行畫像

    實際上這個朱士行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去西域求法的漢族僧人,并取得梵本《大品般若經》,但他直到去世都沒有再回到中原。浮雕中的三人牽二馬作闊步行進狀,可惜的是,頭部皆已殘損,沒能保留下來。

    宋-竺法蘭和攝摩騰

    在這組浮雕的最東邊,靠近洞口的位置,有兩位西域僧人,這是東漢時期的故事。這兩位僧人是攝摩騰和竺法蘭。當時的皇帝漢明帝篤信佛教,于是派遣使臣到西域去求佛法,請來了這兩位高僧。兩位高僧用白馬馱著佛經,一路到洛陽去傳播佛教。漢明帝為了紀念這件事,于是在洛陽興建了我國第一座寺院,白馬寺。

    ?

    白馬寺

    除此之外,還有一尊布袋彌勒佛像,雖然稍顯夸張,但衣飾精美,表情生動,脖頸上念珠都粒粒分明,仿佛真正的佛祖降臨,而并非磐石。

    元-布袋彌勒像

    03

    洞外天地

    除宋代造像外,一些元代造像也相當精美,而且由于年代較宋代來說比較近,所以保存也相對完好。這些造像分布在青林洞和玉乳洞附近的巖壁上。

    元-尊勝佛母像

    元-佛母像

    由此可見,元代造像服飾和題材都發生了一些改變,題材以佛和菩薩為主。又有多臂菩薩、救度母等。在繼承唐宋傳統藝術手法的基礎上,又多了一些藏、蒙民族的藝術特色。

    04

    巖上書法博物館,摩崖題刻是也!

    ?

    飛來峰上不僅有精美非常的造像,摩崖題刻也是其中一“絕”,大自然為古往今來的書法家提供了最崎嶇壯美的平臺,儼然稱得上一座“巖上”書法博物館。

    題刻在冷泉亭對面的飛來峰上,原文是“飛來峰”,落款為“康熙三十八年春” 。這“飛來峰”三字是康熙御筆。

    ?

    烏重儒題刻在龍泓洞口,石刻原文為:泉州刺史烏重儒,寶歷二年六月十八日,赴任過游此寺。題記位于洞口高處,周圍因為自然風化及后人重刻遭到破壞,已無完整龕形。“重儒”、“月十八”、“此寺”等字也被破壞。此題名鐫刻于寶歷二年(826),距今將近1200年。

    石刻原文為:元周伯溫摩崖入壁五步。

    本石刻字體為楷體,筆鋒較為圓潤,多用藏鋒起筆,類似于歐陽詢的寫法,筆力蒼勁,字形協調。

    ?

    此石刻為周伯琦撰并書《理公巖記》,記載了在元至正年間,“左丞綏寧楊公之弟元帥伯顏”捐金、造像,修葺靈鷲寺的事跡。石刻原文為:

    “理公巖,晉高僧慧理師嘗燕寂焉,在錢塘虎林山天竺招提之東南,玲瓏幽邃,竹樹芩蔚。至正九年(1349),上人慧苣來居觀堂(靈鷲寺),起廢緝敝,爰開是巖,窈窕繚復,廓如堂皇,云涌雪積,發泄靈蘊。后七年,左丞綏寧楊公之弟元帥伯顏,清暇游憩,抉奇樂靜,捐金庀工,載鑿巖石,刻十佛,并補陀大士像,金碧炳赫,恍躋西士;冀徼福惠,壽我重親,利我軍旅,冰釋氛汾沴,永奠方岳,巖之異勝,誕增于昔,為虎林之奇觀,實苣公軌行精愨有以致之。居氓曰菩薩,蓋非夸益。天竹和尚允若師臘,以八十與苣同志,征文示久,乃篆諸石。浙省參知政事番陽周伯琦伯溫記并書。

    它是江南地區發現的元代體量最大的一件書法作品,它采用的是鑿巖平石的雕琢技法。全篇圓底陰刻,書法蒼勁有力,結構工整。

    ?

    此石刻方位在《理公巖記》石刻碑文左側斜對面,同為胡震所提。字就石勢,既工整又舒展。字體為隸書,共8行,76字。字跡保存完整,清晰可辨。

    此石刻為金陵馬春閣等觀元人石刻題記,此隸書寫法與前文石刻不同,隸書興盛于宋代,字形寬而扁,前文隸書的字形是相當典型的,本石刻字形沒有刻意變寬變扁,但筆畫中仍保留了“蠶頭燕尾”的特點,也另有一番情趣。

    黃山谷詩題刻拓片

    ?

    05

    結語

    滄海桑田,蜉蝣一瞬。人世間的千百年,于各寶相而言不過一瞬間。他們見證了苦難歡樂,參加了這世間千百場盛大的筵席,然筵席盛大如此,終有要結束的一天。造像會被殘毀,風化,人世間的一切也如是,所以無論你身處何方,珍惜在做的事和眼前的人,就是沒有白來這一遭。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b3q24.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 香蕉视频网站在线 | 操人网|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色小姐综合网 | 本站只有精品 | 九九热久久久99国产盗摄蜜臀 | 正在播放北岛玲heyzo | 骚虎视频最新网址 |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 久久无人码一码二码三码 | 黄色国产| h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黄色软件18| www日本在线 | 久色国产| 丁香在线视频 | 午夜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在线观看小视频 | 色婷婷激情| 免费啪啪 | 成人男男视频拍拍拍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网址 | 欧美国产在线看 | 三级特黄120分钟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又黄在线观看 | 在线一级黄色片 | 天天插天天操 | 插吧插吧综合网 | 欧美一级黄色片免费看 | 日韩电影第一页 | 99色影院| 先锋影音资源网站 | 亚洲精品播放 | 黄色草逼| 91精品视频免费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