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歌樂山穿越叢林在哪里(歌樂山穿越叢林的項目有哪些)
春天一到,大家的心早已飛到了四面八方,踏青、賞花、放風箏……巴不得每天的日子都過得春意盎然。登山,在這個季節也是極為合適的,活動一下四肢、眺望一下遠方,何等的心曠神怡!
鵝嶺公園
地址:渝中區鵝嶺正街
沿著大門口往上,首先進入眼前的是大斜坡,里面各種臺階,綠樹成蔭。
在公園里散步爬山,還有各種老建筑、奇特的景觀欣賞,例如桐軒石室,當初就因四周遍植梧桐,以此命名。
在石室對面是嘉陵江,可欣賞到緩緩流動的江水。
鵝嶺公園位于渝中半島的最窄處,也是最高處,特別是瞰勝樓,高聳九重,登高遠眺,可兩江風光盡收眼底。若傍晚上去,還可看日落和燈火通明的夜景,也是一種享受。
虎頭巖公園
地址:渝中區高九路
從紅巖村革命紀念館出發,先參觀紅巖革命紀念館,再沿著林間小道行至虎頭巖。
登上頂之后,便是虎頭巖經緯大道處。
在這里遠望,還可以看見江北鴻恩寺公園的一部分。
照母山公園
地址:渝北區黃山大道中段1號
這里有南宋狀元馮時行曾在此結廬照母的照母山莊,明清時期牌坊,孝母泉,是不是很有意蘊啊?
照母山是典型的植物園,里面植物種類繁多,樣式各異,山上也是花繁葉茂。
一家人還可以逛逛照母山莊,在登高之余享受古典清新。
南山植物園
地址:南岸區南山公園路
從南山植物園到重慶郵電大學,可以吸收滿滿的新鮮負氧離子,空氣真的是清新怡人。
這段路的路線不長,但石梯很多,登山杖和護膝在這個時候的作用就愈發明顯。
最后到達工商大學終點站這段路要翻兩座山,耗時2個多小時,很考驗意志。
鐵山坪森林公園
地址:江北區鐵山坪
江北地域彩帶上的一顆綠寶石,坪上有1.8萬畝森林,是重慶近郊區的天然氧吧。
鐵山坪東線適合攝影探奇,6公里長,可從虎頭巖、銅鑼峽谷西山門、銅鑼峽溫泉三個出入口開始,沿線可拍攝不同層次的峽江勝景,是近郊長江最佳拍攝地點。
中線適合全家步游,8公里長,從鐵山廣場、云嶺廣場,再由鐵山十景之一的花田覓香繞行而下,形成一個循環步道。
西線適合品嘗美食,5公里長,從三疊泉沿翠薇路至玉峰山沿線。
歌樂山森林公園
地址:沙坪壩區歌樂山森林路
以山、水、林、泉、洞、云、霧等自然景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山城綠寶石”,素有“天然大氧吧”的美稱。森林公園內自然風光優美,綠樹蒼郁,點點翠意與湛藍天空相映成趣,歷代以來一直是文人墨客尋古探幽的圣地。
從烈士墓出發,途徑白公館、松林坡、三百梯,還有森林公園,一路都是美景和新鮮空氣。
縉云山森林公園
地址: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
下車后,沿左側的小路徒步上山,一路上風景俱佳,穿越成遍的香樟林,看見落葉厚厚地積淀在久已無人跡的山間小路上。
站在山間,回身看見山下的田園風光,群山環抱,深吸一口氣,感嘆一覽眾山之小,但你卻還未達到絕頂之上。
樹蔭里有陣陣涼風拂過,碎碎的腳步聲驚醒起不知名的鳥兒,飛身而去。在香樟林里抬頭望天,藍天白云,陽光穿過,印在鋪滿樹葉的地面上。
一路上行,注意在林間有一分岔小路,因為久已無人跡,無路標,正確方向應為往左手邊繼續上行。
穿過叢林,可見路邊落英繽紛,山間野花絢麗遍野,蜻蜓低飛,清泉淙淙不絕于耳。
玉峰山森林公園
地址:渝北區玉峰山旱土公路口
玉峰山,海拔700米,相對高程500米,還有秀麗的登山步道。
虎峰山
地址:沙坪壩區曾家鎮虎峰山村
下了繞城高速,沿著曾家鎮農業園區路走,左邊是一幢幢巴渝風貌的農民新居,右邊是一望無際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
極目遠眺,是成片成片的樹林,一幅新農村的優美風光。
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素有“都市后花園”之稱的沙坪壩區曾家鎮虎峰山村。
登上虎峰山頂,可以俯瞰璧山主城全貌和重慶大學城地區。
圣燈山森林公園
地址:巴南區跳石鎮
圣燈山亦名“圣登山”,山上森林茂盛、繁密,尤多奇樹珍禽,富有天然奇趣。
山上植物種類繁多,有松科、杉科等120余種,有樹齡300-400年的楠木、古松,有珍稀樹種穗花杉,有樹齡500多年的古銀杏等。
這里地質結構特殊,形成獨特的地貌景觀。千姿百態的石峰、石壁、石塊散布在山中,著名的有:棋盤石、蛇脫殼、舍身巖、鐵門檻、燈盞石、玉米窩等。
寬闊的湖面青山環抱,綠水青山渾然一體。
平時山環濃霧,陰雨天霧氣籠罩山顛,天地渾然一體,山中景物朦朧迷離,更添幾分神秘。
登山的注意事項
登山的好處有很多,強身健身的同時,還可以讓你視野變得遼闊,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時,還會交往更多的朋友,但是在登山的時候也應該有所注意。
1、應該注意采用有規律的登山方法,有規律的登山運動可使控制汗腺的神經系統得到鍛煉,使之更敏感。
2、登山出汗后一定要用溫水洗澡,以及時補充水分和運動后的保溫。
3、爬山之前應該準備足夠的水和干糧。
4、準備適合的運動鞋、運動裝,帶一些常見的醫用藥品,以防萬一。
5、登山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適宜登山的人有哪些
運動障礙慢性疾病患者:關節病、皮肌炎、風濕炎等。
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患者:肺心病、慢性氣管炎。
循環系統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壓、冠心病,特別是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人。
慢性腎炎患者。
血液病患者。
糖尿病伴有合并癥患者。
痛風患者。
紅斑狼瘡患者。
肝硬化患者。
來源:身未動心已遠微信公眾號、三九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