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去外蒙古安全嗎—蒙古為什么不歸順中國
前段時間,蒙古國領導人為了強化雙邊貿易關系,在其國內爆發沖突事件后來京訪華,很多人開始納悶:蒙古國怎么突然開始向中國示好了?難道是如今生存困難,想要重新投入祖國母親的懷抱?
這種猜測當然可以有,但是如果蒙古國來真的,中國到底要不要接納呢?
大家都知道,蒙古國原本屬于中國領土。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昔日的強盛王朝走向衰落。
辛亥革命爆發后,國內時局動蕩不安,蒙古封建集團開始在沙俄的慫恿下宣布“獨立”,就此徹底脫離了中國。這些年,蒙古國先后依靠著蘇聯和美國在夾縫中生活,可最終卻發現:當初喪失尊嚴換來的安全保障和經濟援助,卻只能觸犯各階層利益,致使經濟低迷,百姓困苦,根本無以維持蒙古國的長遠發展。
蒙古國雖然人口不多,面積也不大,但是資源豐富,人口密度低,又位于中俄之間,可以說本土安全完全不用擔心。在外人看來,這樣一個國家如果治理得當,合理開發,其實很容易成為中等發達國家。
但是實際上,蒙古國接近15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大部分都是環境惡劣的荒漠化的土地,可利用資源十分有限。國內大部分居民依然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生活,整個國家經濟長期低迷,唯一稱得上支柱產業的當數畜牧業和礦藏業,經濟結構極為單一。因此,蒙古國一直以來都被國際社會稱為“偽裝成國家的礦藏”。
相較之下,世界上很多資源小國都順利發展成為了中等發達國家,可蒙古這個只有300多萬人口的國家,卻在資源分配和財富分配上出現了嚴重的不協調,致使“富者沃野千里,貧者無立錐之地”。
蒙古國最為重要的城市當數首都烏蘭巴托,這里富豪集群,豪車擁堵,然而貧民百姓的生活卻捉襟見肘,自始至終都只能住在距離城市千里之外的貧民窟,這里乞丐成群,餓殍遍地,甚至有人躺橋洞,有人睡井道,如此景象讓世人驚嘆:這實在不該是一個只有300多萬人口的國家呀。
每當這時,很多人會將中國的內蒙古拉出來與外蒙古國作為對比,可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更替蒙古國感到心酸。
從地理位置來講,內蒙古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蒙古國156.6萬平方公里,兩者自然環境相當,都有著大面積的沙漠和荒漠,水利資源天生欠缺,不過內蒙古的中西部有一片下沉的黃河灌區,可以利用黃河的優勢補充地下水,農業生產相較蒙古國有利一點。
其次是人口和經濟發展,蒙古國全國人口大約是330萬,而內蒙古全省的人口大約為2510萬。據2021年的最新數據顯示,蒙古國的GDP總量大約為142.8億美元,人均4172美元;而內蒙古省內的GDP總量卻已經達到了3220億美元,人均GDP也已經達到了1.2萬美元,可以說接近蒙古國人均GDP3倍,而兩者之所以有著天壤之別,其實跟各自的經濟結構脫不開關系。
眾所周知,蒙古國一直都高度依賴著礦產業和傳統的畜牧業,雖說這已經為蒙古國提供了20%的GDP,但是由于工業基礎薄弱,經濟走勢跟著國際趨勢來回起伏,一遇風吹草動就碎了。
相較之下,我國內蒙古雖然也擁有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中國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內蒙古的工業發展,如今內蒙古已經形成了化學工業、能源工業、高新技術業、裝備制造業、農業和畜牧業等多個支柱產業,經濟結構相較蒙古國就均衡多了。
除此之外,造成蒙古國和內蒙古巨大差異化的因素,還有交通網絡系統。內蒙古光鐵路里程就已經達到了15000公里,而且還有6條以上的高鐵線路貫穿全省大部分地區,交通十分便利。相比之下,蒙古國全國境內的鐵路里程僅僅1815公里,高鐵更別提了,因為沒有。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蒙古國近年來頻頻向中國示好,國會議員更是先后多次表達出“回歸祖國”的意愿。但我國對于蒙古國的“示好”,除了心有戚戚外,其實還真是左右為難。畢竟于情于理,外蒙是祖國失去的孩子,如今若要回來那自然該張開雙手,熱烈擁抱;然而于公于私,蒙古國已經是獨立的個體,我國目前也正處于發展階段,若真接納了它的回歸,相當于給國際社會提供了我們“搞變相擴張”的素材,同時也給自己的發展吊了一個“拖油瓶”。
如果這樣一想,當真是得不償失,騎虎難下呀。
那么,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因素和內在考量,蒙古國的回歸還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01 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畜牧業
蒙古國的回歸,勢必帶動畜牧業和礦產資源的發展,如果我國對其進行合理規劃,促使這些資源實現利益更大化,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市場,也可以通過各類交通出口全世界,帶動當地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也可以為國內經濟發展做一定貢獻。
02 經濟負擔加重
蒙古國沙漠化嚴重,普通民眾生活水平極其低下,一旦為我國接管,就得負責改變外蒙古經濟發展落后現狀。如此一來,中國又得在現今的基礎上再次增加和消耗更多的財力和物力,致使經濟發展受到一定沖擊。
03 招致俄國以及國際社會的不滿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蒙古國不論發展如何,它都已經成為了國際社會公開承認的合法國家。如果這個時候我國再將其納入“懷中”,恐怕引起國際社會對中國釋放更大敵意。
此外,我們還有一個龐大且極具話語權的鄰國——俄羅斯。雖說,如今的俄羅斯經歷了種種事情,早已經是猛虎不在,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再怎么著都是軍事實力強大的世界前三,這點毋庸置疑。如果蒙古國瞬間“滑入”中國,那么俄羅斯可以說就是沒了緩沖帶,雖說我國邊境線因此增加了,但是也會因為和俄羅斯發生種種國土防御安全問題引發摩擦,從而影響兩國之間的正常外交關系。
所以,外蒙古之所以淪落到如今這步尷尬田地,只能怪當初外蒙古決策層們的鼠目寸光了。不過話說回來,外蒙古畢竟是祖國曾經丟失的孩子,原本屬于我們的領土如今成了別國的防御屏障,說到底也并不是我們的初衷。
所以,我們相信:中國從未真正放棄過外蒙古,雖然它曾經“叛逆”,卻終有一天會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基于此,我們希望不久的未來,中國能夠開創有利時機,張開懷抱讓外蒙古順利回歸祖國,而我們也不必承受文中所述的那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