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紅袍怎么樣、印象大紅袍怎么樣知乎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月28日訊(通訊員 陳潔)一座武夷山,半部茶葉史。一場實景演出,演繹武夷山水一壺茶。春節(jié)期間,觀看印象大紅袍演出,沉浸于山水和茶文化之間觀演過大年是眾多游客的首選。自正月初二開演,截至正月初六,累計演出18場,接待觀超3.6萬人,創(chuàng)下開演13年以來春節(jié)同比,表演場次最多、觀演人數最多的紀錄。
水畔綠地上游走的竹林中,張揚著武俠的風骨,淺淺彌漫著斗茶的愜意;古老的農莊茶舍,演繹著書生與大紅袍古樸動人的傳說;層層疊疊的“茶山”上,上百名“茶農”搖青的場景恢宏壯闊……作為茶文化傳承、發(fā)展的標志性文化IP,《印象大紅袍》用獨特的方式展示了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茶文化內涵,成為武夷山最具魅力的業(yè)態(tài)之一。
“真山真水的吸引,還有武夷茶文化的魅力,這也是印象大紅袍持續(xù)受熱捧的主要原因。”印象大紅袍藝術團團長吳美求說,接下來,印象大紅袍將開展門票買一送一的優(yōu)惠活動。
據了解,2022年11月29日,包含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武夷巖茶的制作可追溯到漢代,經歷代的發(fā)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出現了巖茶制作的完善技藝,首開烏龍茶制作先河。挖掘整理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底蘊和山水茶,2010年3月,《印象大紅袍》開始公演。作為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國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彌漫著武夷巖茶的香。
來源: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