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沙灣門票套票包含哪些項目,響沙灣景區門票免票
鄂爾多斯發布開通旅游攻略欄目“到鄂爾多斯去”!方便大家來鄂爾多斯旅游度假,同時歡迎網友積極投稿,分享你到鄂爾多斯的旅游攻略,并有機會獲得小禮品哦!投稿請發至QQ:195517475@qq.com
作者連楨
旅游提示
出行前要準備的東西:國內旅游,帶好身份證件。
整體印象:響沙灣的休閑娛樂項目還是蠻多的,內容也很豐富,坐海盜船、騎駱駝,乘了探險車,體驗了滑沙,心劇烈跳了一會、瘋了一把,還看了蒙古表演節目,玩了很爽、很嗨!
最佳拍攝景點:響沙灣沙漠。最推薦的景點:響沙灣仙沙島、悅沙島。
最念念不忘的美食:酸奶、奶茶、烤全羊、鐵居燜鍋等。
住宿情況:住在一粒沙度假酒店,干凈,整潔。晚上還有表演節目及篝火晚會。
Tips時節信息鄂爾多斯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年溫差大,日溫差也大。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在5.3℃-8.7℃,7月平均氣溫為21℃至25℃,每年5—10月下旬的氣候清新涼爽,堪稱夏日避暑、旅游度假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
旅途建議:去鄂爾多斯響沙灣還需帶上太陽鏡、防曬霜、防風(沙)帽、口罩、沙巾、手套等。交通概況:響沙灣旅游區距鄂爾多斯市東勝區50公里,距包頭45公里。
1、鄂爾多斯機場 響沙灣公汽:需先由鄂爾多斯機場打車到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長途汽車站,然后再由東勝區長途汽車站乘座東勝至包頭的長途大巴到響沙灣,約100公里路程,約90分鐘到達。打車:在鄂爾多斯機場外打車到響沙灣景區約100公里路程,約80分鐘到達。
2、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火車站 響沙灣公汽:需先由東勝區火車站打車到東勝區長途汽車站,然后再由東勝區長途汽車站乘座東勝至包頭的長途大巴到響沙灣,約50分鐘到達。打車:在東勝區打車到響沙灣景區約50公里路程,約50分鐘到達。
3、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 響沙灣打車,約20公里路程,費用約50元。
4、包頭機場 響沙灣公汽:需從包頭長途車站(東)乘座包頭至東勝的長途大巴, 50公里路程,約50分鐘到達。打車:在包頭機場外打車到響沙灣景區約50公里路程,約50分鐘到達。
5、包站火車站(東) 響沙灣公汽:需從包頭長途車站(東)乘座包頭至東勝的長途大巴, 50公里路程,約50分鐘到達。打車:在包頭火車站(東)外打車到響沙灣景區,50公里路程,約50分鐘到達。
6、包站火車站 響沙灣公汽:需從包頭長途車站乘座包頭至東勝的長途大巴, 70公里路程,約80分鐘到達。打車:在包頭火車站外打車到響沙灣景區約70公里路程,約80分鐘到達。
7、呼和浩特機場 響沙灣公汽:需先由呼和浩特市機場打車到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然后再由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乘座呼和浩特至東勝的長途大巴到響沙灣,共計260公里路程,約4小時到達。打車:由呼和浩特機場打車到響沙灣,約4小時到達。
8、呼和浩特火車站 響沙灣公汽:需由呼和浩特長途汽車站乘座呼和浩特至東勝的長途大巴到響沙灣,220公里路程,約3.5小時到達。打車:由呼和浩特打車到響沙灣約220公里路程,約3.5小時到達。
9、北京火車站 響沙灣可乘座北京至包頭東或北京至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的火車到達包頭東站或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再由包頭東或東勝區乘座大巴車到達響沙灣。全程10至14小時。由包頭東到響沙灣乘車方法:包頭東長途。響沙灣響沙灣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境內庫布其沙漠東端,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旅游休閑度假地,內蒙古自治區僅有的兩個5A級旅游景區之一,以“這里的沙子會唱歌”而聞名。人們在沙漠里建造出令人流連忘返的旅游度假天堂,餐飲、住宿、娛樂休閑一應俱全。響沙灣憑借綺麗壯觀的沙漠風光、原汁原味的內蒙風情、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吸引了慕名而來的國內外游客。
導游小杜向我們介紹響沙灣的概況:銀肯響沙(即響沙灣)居中國各響沙之首,被稱為“響沙之王”。它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南部,庫布其沙漠的東端,北距草原鋼城包頭市50公里,銀肯是蒙語,漢語意思是“永久”。
響沙灣
響沙灣景區門票價格:80元/人
景區門票+往返索道:130元/人
其余休閑娛樂項目另付費。
開放時間:早7點晚8點
地址: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響沙灣
響沙港是我們進入沙漠的第一站,這里分布著游客集散中心、沖浪車碼頭、沙襪、滑沙等項目,同時這里也是我們響沙灣樂動會的第一現場。
先上一張休閑娛樂的價目表
導游給每人兩張票:一張是仙沙島的
還有一張是悅沙島的,我們買的是套票,一共付了400元/人。
然后乘上景區巴士
下車后,參加套票活動的我們套上沙襪,乘上沙漠沖浪車,哇,風大,沙粒迎面而來,趕緊紗巾、頸套、帽子、口罩、墨鏡全副武裝。
海盜船在沙漠中橫沖直撞,顛來倒去,還好紗巾蒙著雙眼,看外面朦朦朧朧,還不覺得恐懼。
抵達仙沙歡樂島,溫馨提示也可以選擇徒步到達仙沙歡樂島。沙漠沖浪車是由景區的員工自行設計,它那獨特的外形(有點象海盜船),乘坐時猶如海上漂浮一般的感覺,吸引了我們許多游客與它合影留念。
小青年們下了車,高興的跳了起來
飛躍吧,小伙伴們!
響沙灣以綠色、生態、環保、節能、低碳為開發理念,開沙漠度假之首,領低碳旅游之先,引未來休閑之路,努力將響沙灣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景區。
不少地方鋪了木棧道,很人性化哦,在沙漠中行走,很艱難的。
1999年8月,響沙灣興建了1號索道,是世界第一條沙漠索道,單程總長498米;現在風大,停開。
在2007年又建了2號索道,這條索道的單程總長為450。景區目前正在建設第三條(箱式)索道,來配合開發建設中的蓮沙度假島,為游客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務。
仙沙歡樂島是一個充滿歡樂的休閑娛樂區,這里集中了很多動感十足的休閑娛樂項目。
沙漠摩托車是征服這片沙海的絕佳工具,油門的轟鳴聲伴隨著飛躍的身影,真是暢快淋漓。導游說時間充足,可以多次乘坐,想想也是,呆在那干啥呢,走起,再去兜一圈。
沙漠探險車功率大,底盤低,為駕駛者帶來不一樣的駕駛感受;
坐探險車,盡管有點膽怯,但紗巾蒙著,也就壯膽了,還別說,景區的工作人員也挺好的,不厭其煩,帶著我們開了一圈又一圈。我們真是樂此不彼啊!同車的團友也是樂此不彼哦!
仙沙歡樂島樂動會第二站為我們帶來雜技表演,更有沙漠特色小游戲為游客奉上,參與不斷,收獲不斷。
稍事休息后,我們騎著駱駝向悅沙島出發。
響沙灣駝苑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駱駝群,共有500多峰駱駝。駱駝因其出眾的耐力,有"沙漠之舟"的美稱。有人說,十二屬相都在駱駝的身上:鼠耳,牛蹄,虎身,兔嘴,龍脖,蛇眼,馬臉,羊鼻,猴肩,雞胸,狗腰,豬尾。
我們騎著駱駝享受著這片沙海的靜謐,漸漸的耳邊似有歌聲回蕩,隨之映入眼簾的白色建筑,便是沙漠藝術宮了。歡迎來到充滿文化氣息的悅沙島!
響沙灣全新打造的大型主題沙雕園--君蘭湖傳說,《君蘭湖傳說》是一個流傳在民間,有關于庫布其沙漠成因的神話故事。
這個傳說帶給人更多的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我們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
我們在這里休息,等待喜慶的婚禮表演
沙漠藝術宮是從加拿大引進的新型建筑材料充氣膜結構建成。沙漠藝術宮高30米,直徑100米,占地面積7850平方米,可容納1萬人。
進入藝術宮,哇,里面還有一個帳篷呢。進入那里面,才看戲呢
沙漠藝術宮是多種文化融合的藝術殿堂。在這里大家可以看到極具特色的蒙古族服飾展演、攝影展。
我們在這里觀看了完整的大型民族歌舞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鄂爾多斯婚禮。
看了沙雕,沒注意沙漠足球場,我們向出口走去
悅沙島樂動會有沙漠DIY,創意沙畫、創意沙雕,在沙海中,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想像或理念,創作出獨特的沙畫、沙雕,充分感受自畫沙畫、自筑沙雕的故事性、趣味性和文化內涵。
看完喜慶的婚禮后,導游安排我們乘坐觀光火車
欣賞大漠美景,觀看沿途的蒙古族習俗表演。
觀光火車是仿蒸汽設計,利用柴油機發電,單程大約需要十分鐘。
伴隨著火車的汽笛聲,觀光火車緩緩駛入蓮沙度假島站。放眼望去,一座造型獨特建筑物吸引著大家的眼球,如果從高空俯瞰宛如一朵盛開在沙漠深處的蓮花,蓮花酒店(暫命名)因此得名。酒店有200個房間為景觀房,不管是用餐或是住宿,都可以欣賞到大漠錦繡,給游客們以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之感。也許等你來時,酒店就已對外營業。
來到響沙灣非玩不可的項目就是滑沙了,這里就是響沙灣的沙響地帶,沙坡的高度為110米,寬為400米,坡度為45度,地形程月牙形,天晴無雨、沙子干燥時,人從沙丘的頂部往下滑,沙子會發出:輕則如青蛙呱呱的叫聲,重則像飛機汽車的轟鳴聲。這些響聲讓人嘖嘖稱奇,但至今也沒有一個科學的解釋,只留下了那些神秘的傳說。
我呢,站在滑沙的高處往下看,膽戰心驚、兩腿發抖哎,心跳劇烈。怎么辦,走下去,更不可能,挨到后面,看看周圍沒啥游客了,家人也已滑下,旁邊女孩看出我的恐懼,勸慰我,阿姨,別怕,沙子是軟的,即是翻跟頭也沒事。
硬著頭皮上,工作人員簡單的說了一下滑沙要領,就把我推下去了,怕沖下去,我都不敢坐著,一直身體往后仰。雙手緊緊的嵌在沙子里,沙子抓了太多,快要到下面時,滑板不動了,還是工作人員幫忙滑到底,回頭看看,也沒多高啊!如果馬上再滑一次,可能要比第一次好點。興奮啊!終于戰勝自己、返老還童了!
遺憾的是沒有聽到沙子響哎!
在游覽一天的旅程后,晚上入住一粒沙度假酒店,
晚飯后,觀看美麗的落日
8點半又在一粒沙酒店門前廣場安排了大型的篝火晚會,放松一下疲憊的身體,還能欣賞到佤族部落的姑娘和小伙子帶來的激情舞蹈
最后我們和演員圍著篝火共同體驗一下傳統的蒙古安代舞。
別了,響沙灣!
響沙灣游覽推薦最佳路線:乘坐沖浪車--仙沙歡樂島(參加仙沙歡樂島娛樂項目、樂動會互動及觀看精彩演出)--騎駱駝--到悅沙島(觀看婚禮、制作創意沙畫、創意沙雕)--乘坐觀光火車(觀看沿途的蒙古族生活場景)--滑沙。
溫馨提示:
如果買的是套票,娛樂項目,如探險車、沙漠摩托車等可以多次參與。
說明:有兩張圖片是團友所拍,在此謝謝團友。
來源:網絡(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