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王進喜紀念館感悟—參觀王進喜紀念館有感
“國家有困難,咱們得為國家分憂。當主人的不能躲起來”,體現了擔當盡責的強烈愛國情懷;“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體現了自我犧牲、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體現了艱苦奮斗精神;“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體現了科學求實的精神和實干態度;“講進步不要忘了黨,講本領不要忘了群眾,講成績不要忘了大多數,講缺點不要忘了自己,講現在不要割斷歷史”,體現了員對待組織、自己、成績的正確態度……一句句樸實無華、鏗鏘有力的話語,一件件感天動地的事跡,體現出“鐵人”頑強的意志、科學的態度、實干的精神和沖天的干勁。細細品味,會覺得,王進喜至今仍然活在人民心中,正是他這種精神,堅不可摧的奮進力量,體現了中華民族、中國為實現崇高理想和奮斗目標堅不可摧的意志,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員銘記和弘揚。
那個時代、那種條件下,王進喜憑著“鐵人”精神,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石油戰線上的一面旗幟,黨和國家給予了王進喜極高的評價,“鐵人”就是對王進喜最大的褒揚。從王進喜事跡提升的“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鐵人”精神就是對一個信念堅定、忠于祖國,不怕困難、為國分憂,勇于奉獻、頑強拼搏的員的最恰當的肯定和贊譽,也是我們學習“鐵人”精神的魂。正是因為王進喜作出的突出貢獻,黨和人民給予其極高的榮譽,他多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親切接見,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出席了黨的“九大”,并被選為中央委員。現在,“鐵人”王進喜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被新華社《時事資料手冊》評為“百年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被中央組織部譽為“建國4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員優秀代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個個英雄模范人物燦若星辰,在中國大地熠熠生輝。正是有了“鐵人”王進喜這樣一批人的優秀代表,影響著、激勵著、鼓舞著全國人民砥礪前行,全國人民以他們為榜樣,煥發出蓬勃昂揚的熱情和無限巨大的動力,豪情滿懷地干事創業。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各條戰線捷報頻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雄厚的工農業基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迅速改變了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使中華民族雄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別是石油戰線,只用3年半時間,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石油工業落后的面貌。他們真是我們民族的脊梁,國家的棟梁。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和崇高風范永遠閃耀。
今天,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物質條件極大改善,更需要“鐵人”精神,滋養、鼓舞我們的心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更需要傳承英雄、樹立英雄、謳歌英雄、學習英雄,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煥發團結奮斗的磅礴干勁,更加需要黨員領導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在新時代更加奮發有為、敢于擔當,發揮好領頭雁的作用。
( 張正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