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紅色李巷傳承革命精神;參觀紅色李巷思想匯報
來源:【新華日報】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航小藝·藝筆意畫”志愿服務團隊組建“詩色畫藝一一魅力村莊手繪計劃”暑期專項實踐分隊,前往紅色李巷開展“手繪鄉村”志愿服務活動,為鄉村“各美其美”揮灑青年力量。
紅色李巷位于南京主城南部、溧水東南部白馬鎮石頭寨村。抗戰時期,這里是新四軍貫徹中央指示、東進蘇南抗日最先到達并建立模范根據地的中心區,是蘇皖區委機關的長期所在地和蘇南區行政公署的誕生地。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和江蘇省第一批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項目。
紅色李巷此次繪制目標的墻面總長11米,寬6米,墻面窗戶孔洞較多,能夠用于繪制的空間較少,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想要表達的主題讓團隊犯了難。最終,團隊決定用“紅飄帶”象征“歷史長河”,串聯各個故事情節,做為閱讀導引,通過四個主畫面來展現李巷從戰爭年代到如今美麗鄉村建設的歷史歲月。同時,在“歷史長河”的外圍裝點山巒和李巷的紅色文化館,來整體表現李巷的歷史面貌。
繪制當天氣溫達到36℃,志愿者們的創作熱情也似火在胸。一支支畫筆紛飛,隊員們把在李巷的所見所聞匯聚于筆尖,用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展現李巷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團隊負責人萬成宇表示,墻繪是公共藝術空間的設計,能夠將公共空間和自然環境結合起來,相比于傳統的文字、圖片而言,墻繪更有沖擊力,能夠帶來更深刻的視覺感受。
繪制過程中,不時有游客停下來觀看,這也給繪制隊員增添了很多信心,最終歷時5天完成了墻繪作品。“這是一次很新奇的體驗,也學到了很多東西。紅色李巷中能留下自己的作品很開心。”團隊成員陳穎說道。
李巷的紅,不僅是革命的紅,還是鄉村熱情的紅。團隊負責人林玥說:“這次墻繪順利完成,離不開紅色李巷的大力支持,紅色李巷的領導和員工都很關心我們的項目進展。李巷的村民也都很熱情,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
一墻一文化,一畫一景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詩色畫藝”魅力鄉村手繪團隊的同學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設計一處紅色文化景觀,吸引前來參觀的游客拍照打卡,弘揚歷史文化,賡續紅色基因。
(林玥)
審核:潘瑞凱
責任編輯:楊曄
本文來自【新華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