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髻山有高原反應嗎—螺髻山會有高反嗎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周翼 記者 席秦嶺 肖洋
部分圖片由普格縣委宣傳部提供
“溫情的普格,神奇的螺髻山,這里層巒疊嶂,湖泊如星;熱情的普格,燃燒的七月,這里駿馬歡騰,索瑪艷舞……來吧,來吧,請到這里來,熱情的普格歡迎您……”這是涼山州普格縣大槽鄉中心小學妞妞合唱團自編自唱的歌曲《日史普基》,用稚嫩的童聲傳唱著普格的美麗畫卷。
邁步“十四五”,依托富集的文化旅游資源,普格文旅產業將開啟發展加速度。12月17日,普格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時任普格代理縣長劉環宇(20日當選縣長)提出,堅持發展全域旅游首位產業,啟動建設螺髻山溫泉旅游康養度假區(一期),規劃建設螺髻山彝寨彝族服飾文化博物館,全力推進螺髻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力以赴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
4個100%
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過去這五年,“是普格發展歷程中極不尋常、足以載入史冊的五年。”回顧過去五年工作,劉環宇給出了“足以載入史冊”的高評價。
12月17日,普格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時任普格代理縣長劉環宇(20日當選縣長)作政府工作報告。
為什么說“足以載入史冊”?據劉環宇介紹,過去五年,普格縣投入各類資金78.5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989個,6.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10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高質量實現貧困縣摘帽,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人均純收入較2015年翻了4倍,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在普格的農村,變化“由外及內”。鄉村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35萬人,實施危房改造17304戶,建成新村新寨57個,鄉村公路硬化率、安全飲水達標率、農村電網改造率、光纖網絡通達率均達100%;精神風貌全面提振,500余名幫扶支援干部與普格并肩作戰,把心血和汗水灑遍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廣大貧困群眾通過勤勞雙手改變了自身命運,挺起了精神脊梁,發生了從內而外的深刻改變。
造林1萬畝、種草1萬畝
全面推進“大規模綠化普格”行動
在涼山州打造民族地區共同富裕新樣板的綠色崛起“版圖”中,普格身處何地?
劉環宇稱,普格縣將加快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促進生產生活低碳化綠色化,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做大金山銀山“價值”,加快建設生態普格。
普格將編制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科學劃定“三區三線”,落實“三線一單”硬約束,全面推進“大規模綠化普格”行動,2022年將實施造林1萬畝,人工種草修復1萬畝,天然草原改良4萬畝,扎實推進天然林保護修復、退耕還林還草、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打好“三大保衛戰”,繪就藍天常在、碧水長流、青山永駐美麗畫卷,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打造省級生態產業綠色崛起示范縣。”在普格的發展路徑中,產業的綠色化至關重要。農業上積極構建“三帶一路”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工業上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建設,規劃建設新能源示范基地,服務業上積極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力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100億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啟動建設螺髻山溫泉旅游康養度假區
全力推進螺髻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文旅產業是涼山的首位產業,也是普格縣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產業,是拉動第三產業發展的強力引擎,助力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邁入“十四五”,普格將勾畫出怎樣的“詩與遠方”?未來五年,劉環宇稱,普格將圍繞“一山兩節四線兩走廊”等重點景區開發,全力推進螺髻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加快螺髻山彝寨、縣城溫泉山莊提升改造,扎實推進蕎窩溫泉康養旅游度假區、海口高原風光旅游、日都迪薩生態旅游目的地等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建設螺髻山溫泉旅游康養度假區(一期)、火把文化中心—非遺傳習所,規劃建設螺髻山彝寨彝族服飾文化博物館、蕎窩彝族阿都文化博物館。
突出“阿都文化、紅色普格”核心元素,普格將重點打造“阿莫尼惹”彝族史詩體驗游覽區、紅軍樹國家3A級紅色文化旅游景區,加快建設紅色普格。樹立“旅游+”理念,促進旅游與文化創意、運動康養、特色餐飲等業態融合發展,增強服務業發展后勁,叫響擦亮“紅色勵志游、自然風光游、休閑鄉村游、溫泉康養游、民俗節慶游”五大品牌,著力打造全國知名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