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比利斯屬于歐洲嗎、第比利斯相當于中國的幾線城市
第比利斯 (Tbilisi) 建都于公元前4世紀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是格魯吉亞多個朝代的首都。格魯吉亞過去曾被阿拉伯人、突厥人侵占,1801年,第比利斯并入蘇聯共和國聯盟,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后獨立,第比利斯再次成為格魯吉亞國都。
第比利斯是格魯吉亞最大的城市,海拔440~550m,大致分為新城區與舊城區,新城區較多新建筑物,有新落成的高級酒店及商廈。舊城區則四處都是石板路,及白墻紅瓦的房屋。第比利斯擁有高加索地區最宏偉及美麗的城堡和教堂,細意游覽其中,感受著18世紀的歐洲風情 …
第比利斯市中心橫亙著的庫拉河,源頭來自土耳其的東北部,然后流入格魯吉亞,并且貫穿第比利斯,再流向阿塞拜疆直到里海。建在庫拉河上的和平橋 (Peace Bridge),是一條連結著舊城與新城區的行人橋,長150米,上蓋由鋼管與玻璃構造而成,造型如同一條巨大的海洋生物,象征人類的生命與和平。遠處山丘上的便是高加索最大的堂 “圣三一教堂 (Tsminda Sameba Cathedral)" …
和平橋的一邊是Rike Park公園,內有一座外型像是兩個大喇叭的建筑物,是前任總統Mikheil Saakashvili時代已開始興建的音樂廳及展覽中心,其后由于資金短缺只完成外部工程,現在仍未能啟用。在公園旁可乘搭纜車登上Sololaki山頂,在高空欣賞整個第比利斯的市容及庫拉河美景 …
格魯吉亞之母 (Mother of Georgia “Kartlis Deda") 是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的一座紀念碑。這座雕像于1958年在Sololaki山頂豎立,第比利斯慶祝其成立1500周年,著名的格魯吉亞雕塑家Elguja Amashukeli設計了一位身穿格魯吉亞民族服裝的女子,身高20米的鋁制人物,象征著格魯吉亞的民族性格:她的左手拿著一碗酒象征迎接那些作為朋友而來的人,而右手則是持劍以對付來侵的敵人 …
納里卡拉古堡 (Narikala Fortress) 位于小山頭上,是保衛第比利斯的最后防線,城堡始建于公元4世紀,現存的軍事建筑是17世紀后重修,1827年駐防俄軍庫大爆炸,導致嚴重損毀 …
傳說是第比利斯的建城者 – 伊比利亞國王瓦赫坦格一世 (Vakhtang I Gorgasali) 的銅像與城市守護神 – 格魯吉亞之母遙遙相對,共同守護著他們的國土…
美蒂茲教堂 (Metekhi Church) 是第比利斯三座著名堂之一,國王瓦赫坦格一世于5世紀在此地建立的一座教堂及堡壘共溶的建筑。后來蒙古人入侵,把很多建筑物摧毀。 13世紀由國王德米特爾二世 (Georgian King St. Demetrius II) 重建,可惜經常因戰亂關系而歷劫重重。在俄國時期曾經作為軍隊營房,蘇聯時期作為監獄,又曾經是劇院,直到20世紀才恢復其教堂的身份 …
在美蒂茲教堂位處的懸崖下,有一間小小的圣阿波 (St. Abo) 教堂。圣阿波是巴格達出生的阿拉伯人,因皈依后拒絕恢復信仰而殉教,死后獲封為圣人并被尊為第比利斯的守護圣人 …
第比利斯是一座擁有許多才華橫溢的雕塑家以及藝術家和詩人的城市,街上遍布雕塑,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座生命之樹 (Sculpture Tree of Life) 的雕塑,樹枝上掛著象征生命的小裝飾,像童話般有趣而細致 …
猶太會堂 (Jewish Synagogue “Georgian Synagogue”) 也被稱為格魯吉亞猶太教堂,建于1829年,建筑具有什葉派風格,卻同時歡迎各派別的進入共同禮拜,反映出第比利斯對宗教信仰的寬容態度 …
位于 Rezo Gabriadze Marionette Theatre 外的鐘樓,是第比利斯最具代表性中最新的建筑之一,鐘樓是由木偶大師 Rezo Gabriadze 以童話故事的概念而建造 …
這鐘樓是劇院的靈魂,屋頂的小天使在每個小時會從頂部門口跳出來,并用錘子敲響鈴鐘,喚醒了整個老城區 …
圣三一教堂 (Tsminda Sameba Cathedral / Holy Trinity Cathedral of Tbilisi) 位于Avlabari 的Elia Hill之上,修建于1995年至2004年,由Archil Mindiashvili設計,大部分經費是由捐贈而來。教堂高84米,是格魯吉亞會規模最大及最高的教堂,從第比利斯每一個角度幾乎都能看到 …
自由紀念廣場 (Freedom Monument “Liberty Square") 早期稱作葉里溫廣場,蘇聯時期又曾稱作貝利亞廣場,其后改為列寧廣場,并豎立列寧雕像。 1991年獨立后改名自由廣場,并推倒列寧雕像,改為豎立以屠龍英雄圣喬治 (Saint George) 的自由紀念碑 ~
#沿著絲路去旅行-格魯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