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十大必買產品(海參崴購物必買清單)
海參崴,這座曾經屬于中國的城市,時隔163年后,重新向中國敞開了懷抱。
海參崴開放對中俄兩國來說,不僅是一種經濟利益和生活便利,更是一種戰略合作和互信互助。
這是中俄關系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中俄兩國友好合作的重要成果,更是東北地區經濟振興的重大利好。
海參崴不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段歷史,一份情感,一種文化。
海參崴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塊失落的瑰寶,它曾經是清朝的領土,也曾經是中國人民的家園。1860年,清政府被迫與沙俄簽訂《北京條約》,將海參崴等大片土地割讓給沙俄;從此,中國東北地區失去了出海口,物流成本高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同時也失去了一片親切的故土,這是中國人民永遠無法忘記的歷史恥辱和民族創傷。
海參崴日出照耀燈塔
如今的海參崴,重新對中國人開放,吸引著許多中國人前去打工創業、旅游觀光、文化交流;目前海參崴60萬人口中,大約有2萬華人,他們在這里生活工作,傳播中華文化,維護中俄友誼,他們也在這里感受著海參崴這座城市所蘊含的歷史情感和文化認同。
海參崴開放對中俄兩國來說,不僅是一種經濟利益和生活便利,更是一種戰略合作和互信互助。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俄兩國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和壓力,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對中國進行遏制
海參崴開放對中俄兩國來說,不僅是一種經濟利益和生活便利,更是一種戰略合作和互信互助。
海參崴的開放,為中俄兩國在經貿、能源、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平臺;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21年中俄貨物貿易額達到了1468.7億美元,同比增長35.9%,創歷史新高。中國連續12年穩居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俄羅斯也是中國在歐亞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國。雙方在機電產品、農產品、跨境電商等領域的貿易結構不斷優化,為兩國民眾帶來了更多的實惠和便利。
海參崴全景
能源合作是中俄務實合作的重要支柱,也是兩國經貿合作的“壓艙石”。
2021年,中國自俄進口能源產品334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4%,占當年中國自俄進口總值的65.3%。俄羅斯穩居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來源國,保持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國、第一大電力進口來源國地位;中俄原油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亞馬爾液化天然氣、田灣核電站等重大合作項目穩定運行,為兩國能源安全和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海參崴
科技創新是中俄合作的新引擎,也是兩國經貿合作的“助推器”。
2021年11月,中俄兩國有關部門簽署了數字經濟領域投資合作備忘錄,鼓勵和支持兩國業界對接合作,推動合作數字賦能、綠色賦能、創新賦能,雙方還商定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打造5G、生物醫藥、綠色低碳、智慧城市等新的增長點,加強政策、產業和項目對接,進一步深化能源礦產、農林開發、工業制造、信息通信等領域上下游合作。
海參崴
文化交流是中俄合作的橋梁紐帶,也是兩國經貿合作的“潤滑劑”。
海參崴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中俄文化交流的見證和載體,在這里生活著許多華人華僑,他們傳播著中華文化,維護著中俄友誼;在這里舉辦著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展示著中俄兩國人民的風土人情和藝術魅力;在這里建立著各種各樣的文化機構,推動著中俄兩國在教育、旅游、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我們相信,在兩國的戰略引領下,在兩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海參崴開放將成為中俄關系發展的新亮點,也將成為中俄文化交流的新名片。
海參崴高橋橫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