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油酥餅的制作過程—惠山油酥的做法
2024-01-24 20:49:56
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無錫特產,原名“重油燒餅”,別名“金剛肚臍”。關于名字的來歷有兩種傳說,無從考證何為李逵,何為李鬼。
傳說其一:相傳明末清初,明宗室的朱圣諭攜眷來到無錫惠山腳下,一時苦于生計。某日,朱圣諭踱進古華山門 ,目光無意落在坦胸露腹的四大金剛的肚臍上,突然想起宮中有種重油酥餅,大小像金剛的肚臍一樣。由此激發創意,決定以做這種宮中的點心為生,并將之稱作“金剛肚臍”。 選用上等白面粉加豆油拌和再釀進椒鹽餡心,撒上芝麻制成, 特點是素、香、肥、酥、甜感適中。
傳說其二:此小吃原先為元末明初惠山腳下一些佛寺制作的素食,專供進香者食用,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清代惠山寺住持惠性法師給油酥起了個外另-“金剛肚臍”。從此名傳四方,沿用至今?;萆接退郑嗡葡笃遄樱蕴胰狻⑶嗝纷?、糖瓜條、桔皮、糖、素油等10多種原料作餡,用精面粉和芝麻作皮,具有香、甜、酥、松的風味。
不管傳說哪種正確,都不妨礙惠山油酥犒侍鄉鄰,名揚四方。隨著制作工藝的改善,以及制作工具的進步,惠山油酥一直保留到現在,并越發受到無錫以及周邊地區的人們的喜愛。
看客老爺,無錫特色惠山油酥喜歡吃嗎,歡迎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