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古鎮嚴家后代怎么樣了;喜洲古鎮嚴家后代怎么樣了啊
8月7日立秋節。筆者吃完早餐,乘公交車到下關北站,花8元錢買了去大理喜洲鎮的客運車,約半個多小時車程,就到了喜洲鎮。
下車后,見進鎮的街頭有兩棵大青樹,街巷兩邊還有一些柳樹和池塘,右邊路旁樹下豎立著一塊大石,上書“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鎮”一行小字和“喜洲”兩個紅色大字。順著麻石街巷往前行,又見一面白墻上有多塊宣傳欄。其中一塊上書“大喜之洲”黑體大字,另一塊寫有“喜洲”標題的文字簡介。內容大意是,喜洲為漢武帝時所設益州郡轄葉榆縣衙所在地。隋將史萬歲南征洱海駐兵葉榆,稱喜洲為“史城”,唐朝時南詔王異牟尋在此設“大厘瞼”,宋、元、明、清至今,一直為歷史文化名鎮。喜洲的商幫很聞名,其“永昌祥”商號成立于1902年,是云南愛國民族資本家的發源地之一。
喜洲工商業發達,民族資本家達140多家。其中“嚴、董、尹、楊”4家最為聞名。筆者決定去嚴家大院觀覽一下,于是沿路找去,轉過一古巷邊,到了喜洲村部,進去一看,門戶緊閉,不見一人。正納悶間,一老者走過來,問我找誰?我說是湖南桑植白族人,來喜洲尋根旅游,并把介紹信給他看了。又問他貴姓?是不是村干部?他隨即熱情回道,他姓楊,以前是村里的治保隊長,現在退休了。又解釋說,今日周六不上班。你想找人,最好到鎮政府去。我就說時間緊,只要到嚴家大院觀覽一下就可以了。他隨即道,那好辦,我帶你去就可以。
我即跟著他走,約幾分鐘,就走過一條巷子,來到了“嚴家大院”門口。老楊對收門票的人解釋幾句,把我帶進去了,他才轉身離去。
我遂到嚴家大院逐一觀覽。
只見這大院里面修得好精致、寬敞和氣派,看那一個接一個的廳堂,真是讓人目不暇接,驚奇不已。這嚴家好大的家當。“嚴家的錢,堆成山,繡成砣。”導游的解說一點沒錯。那嚴家的主人叫嚴子珍,大理喜洲人,1871年生,1940年卒,享年70歲。此人原是書生楊基的遺腹子,小時賣水為生,與母親相依為命,受盡世態炎涼和人間艱辛之苦難,后隨母改嫁嚴家,繼父為其改名為嚴子珍。13歲時隨繼父在下關“永興祥”號學習經商,因其聰明勤奮,吃苦耐勞,經商有道,獲得繼父垂青,不久將此商號交由其獨立經營。嚴子珍靠馬幫往返于昆明、保山等地,販運茶葉、洋紗、、生絲等,買賣越做越大。1903年與江西商人彭永昌、喜洲同鄉楊鴻春在“永興祥”基礎上,再創立了“永昌祥”號商號。14年后,此商號由嚴子珍獨立經營,生意遍及川滇和海外,總資產達100多億元,成為喜洲四大家之首。
嚴子珍發家之后熱心公益,經常資助鄉里。在社會上的交流廣泛。其去世后,當年蔣介石曾題送“令問有彰”吊帖,贊其美名顯楊,當時的云南省主席龍云也題詞“梓里矜式”,稱其為鄉梓楷模。嚴子珍在1907年至1917年時修建的“嚴家大院”和另一座“海心亭”,因設計精致,做工考究而堪稱建筑史上的經典。現在,“嚴家大院”已設博物館,并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天在此觀覽的游客也絡繹不絕。
筆者按照順序,從“嚴家大院”的一進四院的一進開始,先后觀覽了一號院的三合一照壁、茶馬廳、二號院的主房中堂、匾堂,三號院的主房、宗教藝術廳,院的畫室、主房、東房、洞經古樂展示區,5號后院的金庫、書房、小洋樓、防空洞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以下數處。
一號院的“福”字大照壁和嚴子珍的玉石基座銅雕像,仔細看很有啟示。特別是其基座上刻寫著嚴家的一段家訓文字:“余以人能自立為貴,能獨立生活,必須養成自立能力,向外發展,以利己利人,倘不此之圖,坐吃內耗,則雖得先人庇蔭亦難斷茍延。所以我號事既源先考創立基業之功,尚有賴后人奮勉繼續之力,愿我弟兄子侄共勉之。”這段話,真不愧為至理名言。
二、三號院各廳懸掛的一些匾額題字,十分吸人眼球。這些匾上的題字,內容很多,含義豐富。如“圣德崇高”、“松柏壽貞”、“富貴長春”、“壽榮古稀”、“鴻光媲美”、“盛世者英”、“含英咀華”、“星朗長庚”“名策天府”“光昭前烈”、“星聚德門”、“邑侯客座”“琴書樂趣”、“山水清音”、“奎光照耀”等等,每一塊匾都有深刻含義,其題字和書法也多是名家所題寫,真正稱得上是藝術上的瑰麗之寶匾。
中堂與畫堂的書法和繪畫作品,看上去品味高雅,頗具特色。嚴家中堂的書畫內容多涉及寓意吉祥與美好祝愿的牡丹花畫、象征年年有余的蓮花鯉魚圖、象征健康長壽的松鶴延年圖、象征福分永存的流云百福圖等等。而畫堂收藏的珍貴書畫作品有宮廷畫家廖家惠的《富貴根基圖》、光緒舉人趙籓的書法作品和部分水陸神仙畫等百余幅,這些都是比較珍貴的書畫藝術品。
宗教藝術廳展出的珍稀文物。過去嚴家大院曾設有專門供奉儒、道、佛教、本主等各門派人物造像和宗教用品的廳堂,有的因年久已毀棄。現在展出的宗教文化的珍貴文物有宋代阿嵯耶觀音像、金面具、大理國時期的木雕觀音、明代銅文昌帝坐像、民清時期木雕太乙真人像、白族本主像等,總計有各類宗教文化珍貴文物200多件。
金庫及后花園的小洋樓。嚴家大院設有專門金庫,用以存放金銀、古董、字畫、信函、名人手跡、重要饋贈品等貴重物品。其庫房為一層單間加10余平方露天小院子組成,地基由石條鋪設,墻體厚實,結實牢固。后院的小洋樓又稱花園5號,其樓建于1936年。其時抗日戰爭開始,為躲避日軍轟炸,嚴家還在后院建有一處防空洞。小洋樓的設計和施工人員都是從上海聘請,建筑材料從香港購買,爾后經海路和滇越鐵路、公路再轉馬幫運輸而來。可見耗費巨大。
此外,看完嚴家大院的整體建筑,感覺也是大開眼界。像這所嚴家大院,其實是將白族“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兩個不同形式的院落和六方硬山頂樓房加以組合,從而成了“六合同春”式的大院。這樣的經典建筑杰作,看完后也不能不令人感到驚嘆。
觀覽完“嚴家大院”,筆者走出大門,接著去喜洲鎮的寶成府看了一下,再到大牌坊附近又溜達了一陣。此時,只見那裝扮得花枝招展的馬車,不時載著游客在街頭經過。街頭上的游人絡繹不絕,顯得也很熱鬧。游覽到中午,在乘車點附近一家餐館吃了一頓午餐,爾后就坐乘下關的客運車回返了。一路之上,筆者還在想,喜洲鎮的“嚴家大院”博物館真值得一看。嚴家的主人嚴子珍一生傳奇經歷很多,其經商的成就令人矚目,但他讓人更敬佩的,應是其從小吃苦耐勞一直艱苦創業的自立奮斗精神。竊以為,這種艱苦創業能自立奮斗的精神,才是真正值得人們多加珍視的無價之寶!(2022年3月18日《大理白族之家》微信公眾號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