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觀后感20字三年級;戰觀后感40字三年級
2021年4月1日起,北疆衛士號有序推出了黨史系列影片,并面向廣大官兵、軍屬以及社會各界所有愛軍人士持續征集影評作品。今天,小編將收集到的第78集團軍的官兵們在觀影后,用真情實感記錄下了對黨的了解、對黨的熱愛的觀后感分享給大家。
《井岡山》觀后感
《井岡山》這部紅色電影客觀地表現出毛澤東領導的紅軍在井岡山所處的逆境,當時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不斷發展壯大,經歷了無數次的艱難險阻。
從影片中,我感受到了紅軍戰士的堅韌不拔、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和高度的凝聚力、戰斗力,所有人為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奮斗。
牢記使命就是對革命先烈的尊重,刻苦訓練就是對革命意志的傳承。作為一名軍人,我們要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血性,弘揚我軍的優良傳統,不斷打牢訓練基本功,錘煉過硬作風,提高備戰打仗能力。
——某旅列兵:徐慧龍
《狼牙山五壯士》觀后感
電影《狼牙山五壯士》講述了五位革命戰士在狼牙山英勇殺敵壯烈犧牲的故事。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打光后,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和光輝事跡走上熒屏,進入校園課本,激發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讓我深刻認識到什么是中國軍魂,我將尋著他們的足跡苦練殺敵本領,誓死保衛國家。
——某合成旅中士:遲慶桐
《金剛川》觀后感
這部電影出現最多的就是“炸橋”與“修橋”,每當志愿軍把橋修好,美軍的飛機就過來轟炸,兩個小時內向載重橋附近投下了700多枚,志愿自己的生命撐起了工兵橋,保障了金剛川的水上通道。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人公張飛,他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向天空打了五枚曳光彈……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他卻憑著一只胳膊、一條腿、一口氣,向美軍的飛機艱難地打出最后三枚炮彈。
張飛用生命詮釋了英雄的含義,也讓我深刻認識到,軍人生來為打仗,軍隊使命在打仗,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打仗意識,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某旅上等兵:晏鑫宇
《戰》觀后感
電影講述了1942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中國領導下的抗日軍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的頑強斗爭。
戰是抗日軍民智慧的完美體現,普通的在方法的運用上千變萬化,子母雷、連環雷,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死雷活用,遍地開花,光是戰還不夠,民兵還利用麻雀戰與戰相結合,敵人被打怕了又想出了一條更為歹毒的計策,抓來百姓走在前面,我們又發明了長藤雷,利用延時爆炸的方法將敵人消滅。
電影讓我深深體會到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來之不易。作為一名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不僅要學習革命先輩英勇頑強的品質,還要學習他們刻苦鉆研的精神。
——某旅上等兵:孫 震
《百團大戰》觀后感
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敵后根據地與日偽軍進行的艱苦卓絕斗爭。
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八路軍戰士勇奪鐵道閘的一幕。革命先烈前赴后繼沖向沒有掩體的鐵閘,用鮮血和生命打贏了這場戰斗。
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先輩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爭做紅色血脈的傳承者和矢志強軍的奮斗者。
——某旅下士:鄭 巖
主 管:陸軍第七十八集團軍政治工作部
主 辦: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來 源:北 疆 衛 士 號
總 監:楊軍艦
總 編 審:張 勝
總 編:楊再新
責 編:劉成祥
值班編輯:李宣睿
編 輯:常桂蘋 高 鑫
郵 箱:bjwsh_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