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蘿瀑布讀后感300字—紫藤蘿瀑布讀后感500字
《紫藤蘿瀑布》是宗璞的一篇散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課文。文章不長,不到千字,但值得我們好好地品味、借鑒、模仿。
1、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卻有無限的吸引力,讓讀者產生閱讀興趣。很好奇,是什么讓“我”停住了腳步?哦,原來是盛開的藤蘿,而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盛開的藤蘿花。
2、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淺淡的部分和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什么是畫面感?文字所帶給讀者的是一幅幅圖畫,讓我們身臨其境。動用“五官”+心,寫出畫面感,是不難的。在這段中,有“所見”,即視覺:淡紫色,如瀑布,在流動。還泛著銀光,如水花。僅僅靠視覺,畫面感會顯得很單薄。這段,恰到好處地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動用了“心覺”,腦洞打開,發揮想象,讓讀者跟著文字進入“圖畫”。
3、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什么是細節描寫?即:拿著放大鏡看世界。花兒不甘寂寞,都出來趕趟兒,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甚是熱鬧。沒有放大鏡,我們是看不到這些奇景的。你說呢?
4、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再次動用“視覺”,移動放大鏡,描摹花兒的盛開之景。看著綻開的花兒,啟動了我的味覺系統,引誘味蕾爆發,要饞死人了。傳說中的仙露瓊漿,原來在這里?
5、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 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痛楚,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我”愛花,想摘。“我”愛花,并沒有摘。這瀑布,流進了我的眼,也流過我的心上。一切的焦慮和痛楚,得到釋放。所見之景,即所想之意。
6、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是稀落的,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顏觀色,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看不見藤蘿花了。
十多年前的紫藤蘿的故事,讓這篇文章增添不少韻味。沒有故事的作文,不是好作文。“我”原以為,再也見不到了藤蘿花,沒想到今天又見到了。這是多么的幸運。暫時的不如意,終會離我們而去。
7、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計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美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生命的長河,永無止境。我們的生活,永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