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廈什么時候開業-廣西大廈在北京哪個地方
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南寧作為廣西的省會城市,雖然在全國的知名度可能沒有旅游名城桂林高,但南寧的高樓數量在全國卻占有一席之地。
我在網上看到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南寧200米以上的高樓數達到了39座,國內排名第11名,這個數量遠超北京的26座,太令人意外了!比GDP南寧不行,但比高樓數,南寧還是行的!
網絡上傳播的圖表
作為國內弱二線城市,我想不通南寧為什么那么熱衷于興建摩天大樓,也許正如心理學家所說的“一個人越缺什么,就越愛炫耀什么”吧。
過去,南寧確實是一個有點自卑的城市,在外省學習、工作的廣西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說你是南寧人或廣西人時,可能聽眾會一頭霧水,反問你南寧或廣西在什么地方?但當你說來自桂林時,聽眾就會表現出恍然大悟的樣子,畢竟桂林山水甲天下,名聲在外嘛!
為了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這十幾二十年,南寧可以說是使出渾身解數,喊出了“綠城”“水城”“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等口號,同時從2004年開始承辦一年一屆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使南寧在國內國際上亮相的機會變多了。
2004年的南寧,還是一座小家碧玉的城市,那時候它應該還是一座三線的城市。當時,南寧200米以上的高樓屈指可數,一年后的2005年11月12日,曾是西南第一高樓的南寧地王大廈才封頂,它高276米。
如今這個高度在南寧只能排在第9位,第一位是高403米的廣西華潤大廈東座。
南寧大規模興建摩天大樓,是近10年的事,特別是五象新區,據說那里已經建起了上百座高樓,行走在該城區的路上,讓人有一種像是到了一線城市的錯覺。
不過,今后大家估計很難再見到南寧新建摩天大樓了,因為風向已經變了。2020年4月27日,住建部、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規定: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新建100米以上建筑要充分論證、集中布局。這給近幾年來摩天大樓的“大躍進”劃下了一條紅線,等于給所有躍躍欲試的摩天樓判了死刑。
今年9月10日,住建部發布通知,提出要實行超高層建筑決策責任終身制,并且根據城區人口規模決定建筑高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應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作為重大公共建設項目報城市黨委政府審定,實行責任終身追究。
注意關鍵詞:責任終身追究!一般來說,只有重大決策才有責任終身制的規定。把興建超高層建筑列入責任終身制,說明“限高令”的規格又提高了。
事實上,今年推行的限高令,可不光是針對超高摩天大樓,還有高層住宅。今年住建部還發了一個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文件,意見中著重提到:要限制縣城居住建筑高度。
其中重點提到兩條:
1、縣城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6層及以下住宅占比應不低于75%;
2、縣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過18層。確需建設18層以上居住建筑的,應嚴格充分論證,并加強消防應急、市政配套設施等建設。
8月份時,住建部又發了一個通知,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其中規定:
原則上,老城區更新單元(片區)或項目內拆除建筑面積不應大于現狀總建筑面積的20%。
要尊重居民安置意愿,鼓勵以就地安置為主,改善居住條件,保持鄰里關系和社會結構,更新單元(片區)或項目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
這一切都在預示著:城市無序的擴張潮結束了,未來超高地標、摩天大樓、高層住宅的攀比之風將不復存在。建筑的重點將回歸到居住的舒適度上,而不是只追求表面功夫。
像國內的許多城市一樣,隨著政策的落地,南寧的高層建筑建設熱潮將會從此退潮,希望未來南寧市面上能像縣城那樣,出現帶有電梯、低密度、高綠化、專業物業的多層住宅,那將是南寧人之幸,廣大市民之幸。
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南寧發生的大小事,關注我,帶你讀懂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