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假請假需要什么材料、請產假需要向單位提供什么材料
我國的勞動法對產假有明確的規定,一般是這樣的:
職業女性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如果有難產、剖腹產,增加15或30天;如果生了多胞胎,每多1個寶寶就增加15天;如果流產、死產,也會根據不同情況有15到75天的產假。
除了法定的產假,各地還有不同的延長產假政策,孕媽可以跟單位的人事部門或者當地勞動部門提前咨詢產假時長。除了法定的產假,各地還有不同的延長產假政策,孕媽可以跟單位的人事部門或者當地勞動部門提前咨詢產假時長。
開放二孩政策以后,獨生子女假和晚育假這些大家可能聽說過的假期被取消,增加了二孩以內的計生獎勵假。所以產假一般是98天基本產假和30天計生獎勵假一共 128天,各地有些差異。
這里的產假和下面要講到的陪產假是按照自然日計算,而不是按照工作日哦。
那么孕媽該怎么規劃請假時間呢?
一般來說,孕媽可以到預產期前1周左右再停止工作,在家休息待產。不過這并沒有絕對恰當的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孕媽的身體狀況和孕期的進展情況,以及工作上的壓力情況。
申請產假如果需要自己寫請假條,一定要說明自己的預產期和請假時間,如果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最好強調下這個寶寶是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
準爸爸陪產假由各省計劃生育條例規定,并不是每個地區都有,長度范圍差異比較大。河南、甘肅、云南陪產假期限最長,有30天。陪產假最短的天津、山東只有7天。安徽和陜西都給異地居住的夫妻20天陪產假,不過對于不異地的夫妻,陜西的陪產假有15天,安徽只有10天。
另外二胎夫妻的陪產假和一胎的沒有差別。
準爸爸的請假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妻子的身體狀況,以及工作上的壓力,還有夫妻雙方的意愿。一般來說,陪產假需要一次性休完,大部分準爸爸會在生產前后休假。如果由于工作原因實在無法請假,一定要向妻子和家人表達自己的歉意,下班回家后多多關心、照顧妻子和寶寶。
產假和陪產假期間,一般來說基本工資是照發不誤的。具體的數額根據工作性質差異很大,需要和人事仔細溝通。
產假是受勞動法保護的,如果遇到工資、請假時間以及崗位變化等等的不合理對待,可以向勞動部門提起投訴甚至仲裁。但勞動法中并沒有陪產假的明確規定,如果遇到問題,男同胞們可以和人事部門充分溝通,試著解決。
合理利用產假和陪產假,開始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