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學院校花—南京工程學院校花劉
有的人身上帶著光,走到哪里,都光芒萬丈,讓人無法直視。羅涵的人生剛剛開始,就已經比其他人一生都要過得精彩。二十歲出頭的羅涵,成為國家級項目的主持人,是支教逐光協會的負責人,也是星火青年團的主持人,更是四川大學國際關系推免者。她敢于拼搏,敢于嘗試,通過努力,榮獲一項項榮譽,從普通大學成本保研四川大學。
她才思敏捷,不斷挑戰自己,她在大學期間,學的是行政管理專業,有一個課程,從開課以來,一直沒有出現過滿分,一直到她的出現,獲得該課程唯一滿分,以完美的成績,為這門課程劃上句號。羅涵大學時光,一直在奔跑的路上,不是奔跑著參加活動,就是奔跑著學習,她身上敢拼的勁,贏得無數人的欣賞。她的老師對她的評價是天賦極佳,勤奮好學。雖然只有短短八個字,卻概括了她的性格特點。
羅涵也有著超乎常人的毅力與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激流而上。羅涵的專業課程并不是很多,可以選擇很多選修課,她把自己的選修課都放在早上,早上最早的課八點多開始,她需要六點起床,進行洗漱晨練,吃早餐上課。
羅涵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克服自己喜歡睡懶覺的缺點,她早上如果沒課,一般都要九十點才能起床,她不想把時間都浪費在睡覺上,所以,她想了這么一個招,逼著自己上早課,逼著自己早起,隨著一次次早起,她也漸漸改掉了睡懶覺的習慣。
她為了能專心學習,卸載了一切娛樂軟件,除了社交軟件外,其他帶有娛樂性質的軟件,都被她卸載了。她的世界,除了學習之外,就是參加各種活動,主持各種活動,她遠離娛樂圈后,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當放下手機后,才有時間與精力,留意生活中的景色,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很多人抱怨,自己看不到路邊的風景,抱怨生活的節奏太快,其實,只要放下手機,就能看到這些。
她在求學的道路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這個課題,它需要研究心理韌性,需要借用方程模型,作為一位文科生,她對這些都是一竅不通,為了學習這些東西,她每天早上等著圖書館開門,到圖書館查閱各種資料,用了一周的時間,掌握知識點的要領,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通過收集大量的數據,建立模型,才完成的課題。這對她而言,是最大的挑戰,而她也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了滿分。
她對待比賽的態度也值得學習,她說,比賽就是把自己放入黑盒子里,不知道自己的密度是多少,不知道對手的密度是多少,自己處于什么水平,完全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周圍的情況,能做的事情只有堅持,堅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努力做到最好,堅持就是勝利。
比賽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堅持到最后,堅持是她成功的一大秘訣。她曾經參加一個項目,三百多個日夜,熬夜那時候對她已經是一種常態,她的計劃書,前前后后修改了幾十萬字,與專家溝通,與其他人對接參數,到了最后階段,她已經把上萬字的計劃書與演講稿熟記于心,最終獲得省二等獎,全國一等獎。
羅涵的身上,帶著不服輸的勁,同時還有女生的細膩,對問題的刨根問底,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她的成功有多個原因,但堅持與努力,永遠是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