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文化廣場有啥好玩_白云文化廣場有啥好玩的
(記者/許曼佳見習記者/陳夢瑩通訊員/周亞君滕彥彥)廣州市白云區江高文化體育公園繼年初完成建園后的首次大規模提質改造后,近日,該公園又迎來煥新:依托粵漢鐵路舊址,江高鎮充分挖掘地區歷史文化價值,融入粵漢鐵路主題等新元素,實現了公園的全方位升級,成為市民休閑健身、打卡拍照的好去處。
來到位于江高鎮河心洲社區的江高文化體育公園,很難不被這里濃濃的工業遺存風格吸引,紅白車輪擺件、火車車輪造型長凳、大大的黑色火車以及斑駁的鐵軌,讓不少來此鍛煉的市民紛紛駐足拍照。記者走訪了解到,粵漢鐵路主題公園由粵漢鐵路遺址、粵漢鐵路驛站、粵漢鐵路舊貌展示室和粵漢鐵路火車頭打卡地組成,四個景點相互連結,帶來流暢的、全面的、完整的參觀體驗。
粵漢鐵路主題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健身、打卡拍照的好去處。譚札烽攝
粵漢鐵路主題公園室外露天的列車廣場。梁鍵民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室外露天的列車廣場展示部分機車、車輛、線路、信號等鐵路設備,讓鐵路歷史迷、鐵路文化愛好者大飽眼福。而旁邊的墻面區域,以墻繪的形式為大家展示了著名的“江高之役”。當年,日軍占據廣州,企圖打通粵漢鐵路,奪取粵北,于是大舉向北侵犯,抗日儒將伍觀淇知曉禺北地區是日軍北進必經之地,為阻止日軍北進,立即召集各鄉抗日自衛隊骨干進行戰斗部署,指揮作戰,日軍被一一擊退,此役被稱為“江高之役”。
“公園改造完后,環境好了很多,在這里鍛煉非常舒服,現在又增加了這些鐵路元素,也有故事展示,帶著小孩來這里,也可以讓他們了解一下過去的歷史,非常不錯。”正在帶著孩子鍛煉的阿姨說。
旁側的墻面區域,以墻繪的形式展示了著名的“江高之役”。譚札烽攝
據資料記載,粵漢鐵路是京廣鐵路南段廣州到武昌間的一條鐵路舊稱,1936年9月1日首次全線通車,全長1095公里,粵漢鐵路流溪河大橋遺址是粵漢鐵路跨過流溪河的鐵路橋。作為南北互通有無的重要干線,粵漢鐵路(即舊京廣鐵路)從江高中心地區通過,舊時江村又在一旁設立火車站,運載客貨,對促進江高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助推江高一躍成為當時禺北商貿重鎮。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后與北京到漢口的京漢鐵路兩路接軌,改稱為京廣鐵路,粵漢鐵路一名開始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如今的粵漢鐵路流溪河大橋,大部分已在20世紀80年代后陸續被拆除,僅保留了橫跨流溪河段,供當地居民從愛國東路經過流溪河到達江高體育公園。2016年,粵漢鐵路流溪河大橋公布為廣州市歷史建筑,是廣州目前公布僅有的一座粵漢鐵路大橋遺址。在粵漢鐵路舊貌展覽室,由“粵漢鐵路史”“江高與粵漢鐵路”“江高鎮歷史沿革”“江高鎮非遺項目”“追憶江高”5個主題內容組成的展覽,向大家清晰展現了粵漢鐵路、江高鎮的歷史發展。
粵漢鐵路舊貌展覽室。通訊員供圖
“粵漢鐵路主題公園,以粵漢鐵路發展史為主要脈絡,結合現有的歷史遺址,將原有的單純以休閑娛樂為主的基礎設施,以景觀的方式進行更新。”江高鎮規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是文化植入,利用現有鐵路遺址,將其文化延伸到公園當中,通過雕塑、互動裝置等營造一個文化教育、網紅打卡基地;另一方面是景觀更新,提取火車形態作為公園的設計元素,營造一種時代的氛圍感,賦予其更為深厚的歷史內涵,塑造出一個學習教育、市民娛樂、網紅打卡基地的綜合性公園。
據悉,粵漢鐵路主題公園屬于江高鎮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帶項目的一部分,項目以江高文化體育公園、六十五中對面廣場、高塘圩騎樓街等為節點,以“兩園一街”開展文化挖掘和宣傳展示,進一步提升江高歷史文化風貌,推動打造江高歷史文化名片。(許曼佳 陳夢瑩)
(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