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書院對聯解讀,《白鹿洞書院》
古代四大書院是指: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睢陽區南湖畔;岳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岳麓山;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合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我們一起來看看四大書院的千古經典對聯吧:
第一個是岳麓書院。岳麓書院位于湖南長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腳,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書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經學家周式擔任山長主持岳麓書院后,書院得到迅速的發展,學生定額愈百人,周式本人還得到宋真宗的召見和鼓勵。到南宋的乾道年間,岳麓書院達到鼎盛時期。
對聯:唯楚有材 于斯為盛
歷史及解析: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于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第二個是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為宋代四大書院之首,且有“海內書院第一之稱”。南宋時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軍,到白鹿洞書院察看遺址,請孝宗批準,籌款建屋,征集圖書,聘請名師、廣集生徒,親任洞主,親自講學,并制定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五條教規,即有名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它成為南宋以后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一。至此,白鹿洞書院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譽為“海內書院第一”。
白鹿洞書院對聯: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圣賢心.
歷史及解析:南宋大儒朱熹,在廬山白鹿洞書院題聯云:“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圣賢心。”認為讀書可以達到圣賢境界。 日月兩輪天地眼,比喻的手法,開天眼,看凡塵是也。
第三個是嵩陽書院。創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后,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于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
對聯:近四旁惟中央統泰華衡恒四塞關河拱神岳;歷九朝為都會包伊洛廛澗三臺風雨作高山。
聯語不直接寫嵩陽書院,而是寫書院所在地的奇峻雄偉,借以烘托。聯句從方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縱橫展開,以古都之靈秀,地形之雄奇,狀寫書院地位出眾,氣勢非凡。聯句舉物恰切,烘托有力,氣勢非凡。舉物恰切,烘托有力,氣魄雄渾,意境高遠,讀之倍增自豪感。
第四個是應天書院。應天書院起源之早,規模之大,持續之久,人才之多, 居古代四大書院之首。所以,《宋史》記載:“宋朝興學,始于商丘”。北宋初書院多設于山林勝地,唯應天書院設于繁華鬧市,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應天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是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個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被尊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對聯:學子頻中第俊才擎宋廷 ,應天始興學書院冠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