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麥穗的故事原文、蘇格拉底麥穗理論感悟
無論東西方,麥子都是最重要的主食,有關麥子的故事很多,大家吃飽之后了解一下。我最喜歡第一個,人生其實就是一道選擇題,有時候我們浪費了機會,有時候,當我們懂得道理的已經太晚了。
第一個是關于選擇的
說是蘇格拉底有一次帶著學生們來到一塊麥田邊,那正是收獲的季節,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有些弟子剛進入麥田不久,看到大的麥穗,就迫不及待的摘下一個麥穗,結果越走越發現還有更大的在后面。
有些弟子一路都在看,總覺得后面還有更大的麥穗,快走出麥田時才發現已經到了盡頭,匆匆摘下一個眼前最大的。
只有少數弟子,開始的時候在觀察,等走到三分之二的時候,摘下一路看來最大的那個。
我想說故事沒有對錯,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經歷不同,難免做出不滿意的選擇。
麥田里肯定有更大的,但是匆匆走過未必遇到,即便遇到了,也未必會選擇。在我看來,生命是一場虛妄,只要心中有麥穗就好。
第二個是關于經歷的
上帝有一天心血來潮,來到他所創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麥穗沉甸甸的,感到非常開心。上帝以為沒人能認出他,結果一位農夫認出了他,說:仁慈的上帝,這五十年來,我沒有一天停止過祈禱,祈禱年年不要有大風雨,不要有冰雹,不要干旱,不要有蟲害,可是不論我怎么祈禱,總不能樣樣如愿。
上帝回答:我創造世界,也創造了風雨,創造了干旱,創造了蝗蟲與鳥雀,我創造了不能如你所愿的世界。
農夫跪了下來,吻著上帝的腳:全能的上帝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諾我的請求,只要一年的時間,不要大風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蟲害?
上帝答應了農夫。
第二年,這位農夫的田地果然結出更多的麥穗,因為沒有任何狂風暴雨、烈日與災害,麥穗比平常多了一倍還多,農夫興奮不已。
可等收成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麥穗里竟是癟癟的,沒有什么籽粒。
農夫含著眼淚跪下來,向上帝問道:仁慈的上帝,這是怎么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錯了什么?
上帝說:我沒有搞錯什么,因為你的麥子避開了所有的考驗,麥子變得十分無能。對于一粒麥子,努力奮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風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蟲也是必要的,因為它們可以喚醒麥子內在的靈魂。
祈禱是沒用的,只是讓心靈有個寄托,只有去努力,無論成敗,經歷會造就我們,造就每個人與眾不同的靈魂。
第三個是關于國際象棋的
印度的一個古老傳說,舍罕王打算重賞象棋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這位聰明的大臣的胃口看來并不大,他跪在國王面前說: 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賞給我一粒麥子,在第二個小格內給兩粒,第三格內給四粒,用這樣下去,每一小格內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仆人吧!
國王心里為自己對這樣一件奇妙的發明賞賜的許諾不致破費太多而暗喜。你當然會如愿以償的,”國王命令如數付給達依爾。
計數麥粒的工作開始了,第一格內放1粒,第二格內放2粒第三格內放2’粒,…還沒有到第二十格,一袋麥子已經空了。一袋又一袋的麥子被扛到國王面前來。但是,麥粒數一格接一格飛快增長著,國王很快就看出,即便拿全印度的糧食,也兌現不了他對達依爾的諾言。
原來,所需麥粒總數
1+2+2^2+2^3+2^4+……+2^63=2^64-1
=18446744073709551615。
按照當時的收成,需要2000年,才能種出這么多麥子。
正當國王一籌莫展之際,王子的數學教師知道了這件事,他笑著對國王說:陛下,這個問題很簡單啊,就像1+1=2一樣容易,您怎么會被它難倒?
國王大怒:難道你要我把兩千年產的小麥都給他?
這位教師說:沒有必要啊,陛下,其實,您只要讓宰相大人到糧倉去,自己數出那些麥子就可以了。假如宰相大人一秒鐘數一粒,數完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麥子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5800億年。就算宰相大人日夜不停地數,數到他自己魂歸極樂,也只是數出了那些麥粒中極小的一部分。這樣的話,就不是陛下不支付賞賜,而是宰相大人自己沒有能力取走賞賜。
無論是世界還是一件事,都比我們想象的更復雜,所以,做好面對整個世界的準備。同時,這個世界比我們想象要簡單,所以放松心態,認真面對每一件事就好了。
在我看來,選擇最重要,人生都是選擇的結果,我在麥田盡頭等你,告訴我你的選擇。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