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工作計劃包括什么內容_控煙計劃和總結
(中國網直播7月22日訊)今日下午15:00,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李新華,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長寧,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副會長廖文科,解讀“健康中國行動”之控煙行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為相關內容實錄:
南方都市報記者:
兩個問題。一個是個人和家庭的無煙文化要通過什么樣的手段來構建?第二個問題,關于無煙立法,到2030年要達到80%以上,怎么落實這個目標?哪些省市是重點?怎么保證地方立法不會出現一些有悖于《公約》的立法現象?還有20%的人口怎么辦?謝謝。
毛群安:
我先回答一下這位記者的提問。控煙行動涉及到方方面面,這次我們整個健康中國行動的設計特點就是針對個人和家庭、社會、政府這三個層面。作為無煙環境的創造,記者提出個人和家庭這個環節怎么來做,還有是從社會面上,怎么樣保證通過立法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免受的危害。我想,這兩個問題我可以一起回答。
首先,要廣泛宣傳的危害。因為這是我們控煙行動的基礎,也是控煙的依據。隨著科研的不斷深入了解,對健康的危害,我們了解得越來越清楚。根據疾控中心的調查,現在公眾了解到可能導致一些腫瘤的發生,但是對于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很多人還不了解。的危害不僅僅是對這些疾病造成的危害,它是對全身、全系統的影響,我們正在完善我國關于危害的報告,就是把國內外在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公之于眾,讓公眾、讓媒體了解都有哪些危害。這樣,首先大家了解了的危害,才可能更堅定我們控制的決心。
第二,要采取一切辦法,在公共場所,特別是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上禁止吸煙。近些年來,大家都知道,像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城市,從維護公眾健康,從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角度,都出臺了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立法,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按照國家公共衛生管理條例的要求,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上吸煙,這是國家有規定的,但是現在有一些地方監督執法不到位,特別是這次行動強調,作為我們的功能社區,功能社區就是機關、單位、學校這些場所,要把這一條做到位。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實現保護人群的比例越來越大。
據北京市今年在無煙日時公布的信息,北京實施了室內場所的控煙之后,減少了幾十萬的煙民,因為公共場所禁煙,所以有吸煙習慣的人采取了的措施,的人數明顯比過去增加,這就是通過立法、通過執法取得的好效果。
第三,我們這次特別強調,要對公務人員、醫務人員和教師這三個人群提高要求,嚴格遵守工作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自從兩辦2013年下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眾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之后,我們就要求創建無煙的黨政機關。我們對這三類人群的要求不是說不在室內吸煙就行,是在他的工作場所就不能吸煙。我們過去一直要求醫務人員不能在醫院吸煙,教師不能在學校吸煙。作為黨政機關,更應該按照兩辦的通知,在自己的工作場所不吸煙。所以,通過這三類人群以及三個重要場所的示范引領作用,剛才大家可能比較容易關注立法,實際立法關鍵是在于執行,我們現在已經有這樣的規定、有這樣的要求,但是就是因為執行不到位,所以給大家一個誤解,以為國家沒有這方面的規定,所以我們要控制好,把這三個場所、三個人群的示范作用發揮好。
第四,這次行動要特別注意減少新的吸煙人群的增加,特別是在青少年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青少年嘗試或者接觸。
第五,衛生健康系統要利用我們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來給有意愿的人員提供多種方式的幫助,使更多的人戒掉吸煙的習慣。
這次在健康中國行動的推動之下,我們有信心,既推動立法,同時達到行動設定的這幾個約束性指標要求。我先介紹這么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