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辯手的精彩發言_雙方辯論
來源: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
主席先生:
中國代表團支持古巴代表77國集團和中國所作發言。
中方對土耳其、敘利亞發生強烈地震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向兩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誠摯慰問。中方已經向兩國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并派出救援隊和醫療隊,還將根據兩國需要繼續提供支持。我們衷心祝愿土耳其、敘利亞人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
主席先生,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延宕、世界經濟下行、地緣局勢緊張、糧食能源債務多重危機疊加,導致南北差距拉大、復蘇分化、發展斷層、技術鴻溝等問題愈加突出。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連續兩年下降,全球新增1億多貧困人口,近8億人生活在饑餓之中,失業人口持續攀升,全球發展成果遭到吞噬,不平等現象加劇,實現疫后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重大挑戰。
本屆會議直面當下多重危機造成的社會影響,以“創造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體面工作”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加快疫后復蘇,推動落實2030年議程,對引導國際社會擺脫發展困境具有重要意義。中方愿提出以下四點看法:
第一,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穩定之基。我們要把促進就業放在宏觀政策的優先位置,通過財政、貨幣等政策合力支持穩就業。要支持受疫情沖擊最直接的中小微企業,打出政策組合拳,更精準有效地助力企業發展并穩定就業。要注重營造有利的創業環境,加強技能培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加強勞動者、特別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推動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各類歧視。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危機當下,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受影響最為嚴重。我們要注重在疫后重建和經濟復蘇中充分照顧弱勢群體訴求,精準施策,分類幫扶。要推動社會公共服務更多向農村、貧困地區和脆弱人群傾斜,促進資源均衡配置,實現發展機會均等。要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升社會保障政策的包容性和公平性,織牢民生兜底的安全網。
第三,堅持把發展擺在國際合作的優先位置。今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第三屆南方首腦會議等重要會議將陸續舉行。我們要抓住機會,有針對性地回應發展中國家關切。發達國家應以更多實際行動履行發展援助承諾,國際金融機構、多邊開發銀行和商業債權人要積極參與國際發展合作、國際緩債行動。古特雷斯秘書長近期多次強調,國際金融機構存在著嚴重的道德赤字。我們應積極響應和支持秘書長有關號召,共同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制度環境。中方支持社會發展委員會發揮社發領域主要對話平臺的作用,為籌備2025年社會峰會作出貢獻。
第四,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擺脫危機,需要各國團結合作,分裂對抗只會走入死胡同。我們要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打造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反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人為割裂國際發展合作的基礎。發達國家要履行義務,發展中國家要深化合作,南北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不讓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人掉隊。
主席先生,
中國始終是全球發展事業的堅定推動者和積極貢獻者。2021年9月,習近平主席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多個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倡議之友小組成員已近70國。為推動倡議落實,中方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將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投入,制定務實合作清單,設立開放式項目庫,明確倡議推進路線圖,同各方一道,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
我們將為全球共同發展提供中國機遇。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以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將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分享更多發展成果。
我們將為國際發展合作注入中國力量。中方將繼續深度參與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積極支持糧食和能源安全、發展融資、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推動壯大國際發展機構、調動更多發展資源,攜手各國共同戰勝風險挑戰。
主席先生,
中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深知任重道遠,但對未來充滿信心。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始終是和平的力量、發展的力量、進步的力量。我們將繼續同世界人民一道,凝心聚力推進全球發展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謝謝主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