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作文500字初一—我的父親作文600字初中生
#回憶中的爸爸,他是那個不言不語卻默默奉獻的人#
當我們談論偉大的象征時,父親往往是首先被提及的。作為一個家庭的領袖,父親默默地為家人付出,說話少,做事多,沒有一絲怨言。
盡管已經退休,父親依然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晚上,他會看完天氣預報,獨自為大家分享當地的天氣。偶爾,母親會跟他搭上一句話,但她通常忙著自己的事情。
大夏天的清晨,天空剛剛泛起微光,大約是五點鐘的時候,父親就已經起床了。母親會稍微晚一點起床,一旦倆位老人齊齊起床,母親便開始忙碌。她會為兩人準備早餐,雖然她看上去很忙碌,但做事總是很細致。
早上七點半,早餐準時上桌。父親胃口一直很好,他能吃兩碗白粥,兩個饅頭,有時候還吃一大碗面條。吃完早餐后,他就會去忙他的“事業”了。
退休后,父親的“事業”就是家門口的小菜園。在父親細心的照料下,辣椒、茄子、黃瓜、豆角、蒜苗、小蔥茁壯成長,它們是菜園中最茂盛的。每天,菜園里長勢最好的蔬菜都被母親邀請村里的大媽們摘走。大家紛紛向父親請教種植技巧,父親微微一笑,擺擺手說:“這些太簡單了,不值一提!”有一個五大三粗的大媽撇了撇嘴,說:“沒想到這小老頭還挺小氣和固執。”旁邊的大媽笑著說:“沒事,他們家的菜多得吃不完,我們每天幫他們消費。”
退休之后,倆位老人在家里過得很無聊。如果每天家里像摘菜那樣熱鬧,父親才會感到開心,這是他的小心思。
每逢年節,兄弟姐妹們給父親買的新衣服和鞋子,父親總是不舍得穿。而母親則開明得多,喜歡穿新衣服,愿意享受美食和服裝。她常常得說七八遍父親才肯穿上我們買的新褲子和新鞋子。
然而,每年春節,父親對孫子和外孫子們的壓歲錢從不吝嗇。一個孫子、一個孫女、一個外孫子和一個外孫女,每人都能得到2000元,總共8000元。母親建議每人給500元,父親卻說:“應該給的,就要給!”他身高體壯,年輕時很帥氣,盡管書讀得不多,但最喜歡引用一句古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我們讀書的時候,即使在大農忙的時候,父親堅持自己在地里勞動。大哥和我想去幫他,但他總是像趕羊一樣趕走我們,他說:“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讀書,我不需要你們幫忙,忙不過來時,我會雇人來做事的。”
大哥從小學成績就優秀,高考時考入了一所外地的好大學。當時家里拿不出大筆的學費,父親白天辛苦工作一整天,半夜還會去河溝抓泥鰍和鱔魚,這樣能夠補貼一點學費,母親也借了一些錢。這幾年,大哥的工作越來越忙,一年回家一次都是奢侈。父親和母親去年去大哥家住了一段時間后,父親回家一肚子的氣,“城里人太講究了,兒媳總是很拘謹,讓人相處起來特別累!”我開玩笑地對父親說:“您啊,就是管得太多了!”父親和母親寧愿繼續住在農村的老房子里,享受農村的寧靜與舒適,種著菜園、聽著熟悉的鄉音,吃著粗糧,哼著小曲。每晚,他們還會喝上一小杯,過著悠哉悠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