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最強的一味中藥;滋補腎陰的中藥有哪些
又到了秋冬進補的好時機,介紹三味中藥,補腎陰,養心氣,健脾胃。
今天要介紹的方劑由朱丹溪先生所創,是一個助壽方。其中《醫部全錄》說它︰
填精補髓,調養真性,返老還童,補百損,除百病,萬神俱足,五臟盈溢,發白復生,齒落更生。
意思是:補腎填精,補五臟,起到助壽的作用,比如讓你白發重新變黑,固齒,變得年輕精神等等。
先來說說什么是陰虛,什么是氣虛、什么是脾虛。
陰虛就是陰不足,會出現潮熱、盜汗、干咳、愛上火、消瘦、手足心熱,甚至心煩失眠、健忘等。
氣虛就是氣不足,會愛出汗、愛感冒、愛疲勞、沒力氣、沒活力。
脾虛就是脾胃功能不好了,吃飯不香、愛拉肚子、虛胖、濕氣重。
無論是陰虛還是氣虛還是臟腑虛,都是身體出現了虧損,不利于長壽。
虛則補之,中藥調理也是一個辦法,介紹三味中藥,補腎養陰,補氣養心,健脾除濕,從而延年益壽。
1.生地
生地黃為河南道地藥材,具有滋腎陰填精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說它能填,長肌肉。陰虛之人,愛上火,能量都被火給吸收了,所以長不胖,干瘦。腎還會影響我們的頭發和骨頭,腎精足才能頭發黑密,筋骨結實,睡覺才會好。
生地
2.人參
人參大家應該很熟悉,補藥,最厲害就是補氣,還能養心,益智。補脾、補心、補肺、補腎,安神養血。《神農本草經》說它:補五臟,安精神,開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壽。人參是個大補藥,久病大病之后可以適量用人參,平時養生可以用黨參就夠了。
人參
3.茯苓
茯苓健脾補虛,還祛濕,用茯苓做成的茯苓糕也是相當好吃。茯苓抱松木而生,松木自古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征,茯苓與松木為鄰,吸收松木之精氣,自然也就具有益壽的本事。況且脾為后天之本,茯苓健脾,源源不斷的化生氣血滋養五臟。
茯苓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