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簽三方協議的后果(應屆生簽三方協議的后果是什么)
三方協議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
三方協議可以很大程度地保證應屆畢業生就業,實習期間可以與目標公司簽訂就業協議,畢業之后可以直接入職。
乍一聽三方協議是對學生有利,畢竟涉及到保障學生利益。但是學生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同樣重要,學生想好再簽,以免影響未來就業。
學生畢業之后如果想進國企,或者有公務員打算的簽署三方協議要謹慎。公務員和國企很多單位招聘的條件是應屆畢業生,如果失去應屆畢業生的身份會使得考試難度增加。
所以想要簽署三方協議,并且保留應屆生身份的話,注意不要讓用人單位提檔,一旦用人單位提檔之后,就是失去應屆畢業生的身份。
用人單位不提檔的情況下,把檔案繼續放在學校或者人才管理部門都是可以的。在這期間有一次改派的機會,同學如果用掉了,同樣失去了應屆畢業生的身份。
畢業之后如果想去出國深造的同學謹慎,同學想要出國或者考最好不要簽署三方協議。三方協議是具有法律效益,繼續學業沒有辦法繼續工作是要繳納違約金的。
沒有拿到心儀公司錄取通知的,也盡量不要簽。之前提到了學生有一次轉檔的機會,不要因為不是心儀企業而浪費了機會。
由此可見三方協議影響不小,很多同學表示當時也沒想那么多。老師統一組織讓簽,糊里糊涂地就簽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正常應屆畢業生的身份是可以保持2年到3年時間,這個要看具體地區。應屆畢業生身份很重要,關于這一點想必老師比學生本身更清楚。
其實老師這么做,主要就是因為學校要統計就業率,沒有三方協議就屬于未就業狀態。學校的數據上不好看,很多學校還會以畢業證來威脅同學簽署三方協議。
有些學校為了數據好看,還會讓明明沒找到心儀工作的學生。自己去找一家公司簽署假的三方協議,這都是不合規矩的。
不少同學都表示學校強制性的要求簽署三方協議,已經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被迫在不喜歡的地方打工,生活都失去光彩了。
那么如果同學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單位,想要簽署三方協議的情況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筆者帶同學們看一下。
首先:要注意接收單位是否有接受的資質,一般這個檔案接受資質只有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國企才有。私人企業都是找檔案管理部門掛靠,這個同學們要注意。
其次:一名同學不能同時簽署多份三方協議,所以同學們在離開上一家公司,再找工作時要確保上一份合同已經結束使命。
還有的同學想做兼職,就為了保障權益是不是也要簽署三方協議,其實是不可以的。同一名學生同一時間只能簽署一份協議。
再次:三方協議和勞工合同不同,沒有具體的約定,也沒有那些條條框框。但是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三方協議的合同內容可以自己約定,里面會把薪資待遇,工作的條款等等寫進去。沒有具體規定,都在于雙方那個協商。只要都同意就可以。
最后:三方協議違約是要繳納違約金的,同學們簽署之前一定要留意。合同上都會寫明入職日期,工作期限,薪資待遇等。
這期間同學們要留個心眼,一定要寫真實的薪資待遇,不要聽信人事部門的忽悠,不要把績效算到底薪里。有什么就寫什么,這樣對學生有好處。
同時值得學生注意的是,一旦學生不干了,違約情況下,按照合同規定的違約金是要繳納的。違約金數目都不盡相同,正常不會超過5000塊。
筆者寄語:
學生畢業之后的三方協議,雖然影響著學校的就業率,但是對于學生本身更為重要。如果同學對自己的未來有其他打算,三方協議還是要謹慎簽署,免得以后后悔。
不管是耽誤考公,還是要繼續深造繳納違約金。對于同學來說都是本可以避免的損失,簽署之前,找明白人打聽清楚。
今日話題:你們學校的三方協議有硬性規定嗎?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