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班育人方略5000字(班主任帶班育人方略5000字)
(圖片來自網絡)
班主任的帶班方略是以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重點,通過班集體建設達成育人目標,梳理并總結班主任帶班過程中的育人理念、思路和具體做法,做到成體系、有特色、有創新、有實效。
帶班育人方略文本包括育人理念、班情分析、班級發展目標、實踐做法、特色和成效等內容。理念遵循育人規律,
目標符合學情、明確具體,實踐做法體現系統性和針對性,特色突出、可操作性強。
(摘自重慶市班主任基本功競賽“班主任帶班方略要求”)
#1
談談理念.心中有愿景,筆下有顯隱
帶班方略是班主任個性化的工作策略,它首先基于育人理念,班主任自身的實踐經驗和教育的理論基礎,體現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思想性特征。
育人理念的前提——以教育的目的進行思考和實踐。
育人理念的基礎——實踐經驗
實踐,指的是帶著思考和想法進行的各種教育行為,實踐后對教育行為的目的性,效果等方面的反思形成教育實踐經驗,是班主任個人思想理念的重要基礎。
育人理念的形成——理論學習
領會“立德樹人”育人目標核心思想,理解“五育并舉”教育思想意義,查閱教育學、心理學、德育工作指導等文獻,進行各種理論學習,結合學習對自身的實踐行為、理念認識進行的修正與再反思,意識內化后即形成班主任的育人理念。
育人理念的文本表述——心中有愿景,表述有邏輯
·以小見大
育人理念的文本表述,是班主任對個人教育思想的闡述,首先具有個性化特點,立足“立德樹人”育人目標,符合教育規律的前提下,要反應班主任對教育觀、學生觀個性化認知,體現自身的教育認知、品格特質、行為風格等,班主任是個體,思想要有遠見,但不必過于空大,育人理念的描述要做到“以小見大”,說得出,做得到。
·有“隱”有“顯”·
思想是抽象的,文本的表達有難度——說清楚太“俗”,說虛了太“繞”。看不見的想法,要引起別人對具體現象和行為的聯想,是育人理念文本表達的關鍵難點。
打比方,作比喻,借物達意等方式富有詩意的表達教育的愿景,高度概括地表述育人理念的核心思想,讓思想“看得見”。
育人理念的有效闡述還需要從教育學的角度,運用精練的教育語言對思想的內涵外延進行概述,在意象的表達后進行有條理的闡述,讓思想“能理解”。
核心思想的表述——有愿景,詩意化,理念的闡述——有條理,概念化,用精煉的語言有“隱”有“顯”的表達,形成育人理念的文本闡述。
#1
理好目標.從學情出發,在育人歸宿
班級發展目標是基于教師個人育人理念、著眼實際學情的學生成長目標和班級管理規劃,系統化、可行性是班級發展目標的特點。
·學情
學情的分析可以從區域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家庭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學情的分析是為目標的擬定服務的。
·育人
班級發展目標是教師育人理念的具體體現,闡述班級目標要體現育人特征,有層次、有維度,有體系。
#1
育人實踐.實踐有想法,行為有反思
如何實踐,是帶班方略的主體,在文本描述占有重要篇幅。實踐做法的文本描述要與班級發展目標相呼應,為什么做?怎么做?效果怎樣?活動的開展,班級文化的建設,班級制度的擬定等,要基于育人理念,體現班級目標。各類案例的撰寫相互獨立又相對統一。相互獨立體現層次和維度,相對統一體現系統性。
#1
成效提煉.成效有特色,育人有實效
成效的提煉和撰寫是是對帶班方略價值的印證,以學生成長為基礎,即對學生的培養有實際的顯性效果,看得見。但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個人育人目標的設想,對未來教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奠定了基礎,印證了教師特色育人理念的成效,同時從教育學的角度能分析出價值和意義,具有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