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別干部辦公室標準(公職人員辦公室面積標準)
別說體制外,就算體制內部分人員對公務員領導職務、具體職務、職級和級別之間關系也常常搞不太清楚。
盈白今天便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四者關系。
#1
職級脫胎于職務
職務是公務員從事的崗位和權責的依據,并有對應待遇,職級脫胎于職務,是將職務中的崗位和權責剝離后取其對應待遇。
職務職級并行之前,權責與待遇是合為一體的,但公務員隊伍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許多公務員特別是基層公務員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成為領導干部或者高級領導干部,面臨著薪酬待遇和政治抱負上的物質精神雙重失落。
因此國家實行職務職級并行,將職級從職務中分離出來,使相當一部分公務員在權責不變基礎上薪酬待遇得到提升,平衡公務員隊伍。
當然,領導干部權力大,但責任和風險也大,同酬不同責也不合理,所以領導職務的工資收入相對同等職級會多一個領導崗位補貼之類的區(qū)別,平時因公出差的交通、住宿標準等也更多是與領導職務掛鉤,但這些區(qū)別與之前的區(qū)別不可同日而言。
假設之前的科員和實職副科的薪酬待遇是80:100,現在四級主任科員和實職副科可能就是95:100了(實際比例因地而異,以上比例僅為虛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職級發(fā)展得更加成熟完善,以科級舉例,從一開始統(tǒng)一的正科級待遇等,到現在分大小正科職級等,如鄉(xiāng)科級副職與鄉(xiāng)科級正職之間多了一個三級主任科員(大副科),鄉(xiāng)科級正職和縣處級副職之間多了一個一級主任科員(大正科)。
于是科級分為一級主任科員(大正科)、二級主任科員(小正科,對應鄉(xiāng)科級正職)、三級主任科員(大副科)、四級主任科員(小副科,對應鄉(xiāng)科級副職)。
職級只能逐級晉升,領導職務任職年限在職級晉升中等同其對應職級(不考慮《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實施方案》中“現有領導職務人員首次晉升職級后任職年限的計算”,里面的“現有”是當時職級改革的特殊情況,不具備普遍性)。
#2
領導職務與職級是下反對關系
原來科員屬于職務范疇,但科員是公務員序列的最低層(本文不考慮二級科員,因為現在絕大部分公務員進入體制試用期滿就至少是一級科員了),不屬于領導職務,為了將公務員隊伍更好地分類,在最新的職級改革后,科員成為歷史,統(tǒng)一套轉為職級——一級科員。
自此,“領導職務”和“職級”全覆蓋整個公務員隊伍(科員不取消的話,就變成領導職務、科員和職級三大類,顯然比較累贅;或者把領導職務和科員合并,變成職務和職級兩大類,顯然沒有目前說法科學清晰)。
因此,現在的“領導職務”和“職級”(不存在“領導職級”說法)屬于下反對關系,可以推知(不考慮試用期等特殊情況):
①不是領導職務的公務員一定具備職級;
②不具備職級的公務員一定是領導干部;
③領導干部可以同時具備更高職級。
此外,公務員法規(guī)定了領導職務的10個層次,職級的12個層次,從上層看,職級的第1名一級巡視員對應領導職務第5名廳局級正職,從基層看,領導職務最后1名鄉(xiāng)科級副職對應職級的倒數第2名(暫不考慮二級科員),從中可以看出職級并行服務中下層公務員的政策導向,并未覆蓋高層領導干部。
因此,我們可以推知:廳局級正職以上(含)公務員必定沒有職級;四級主任科員以下(含)公務員必定沒有領導職務。
#3
從職級晉升職務
下面主要討論鄉(xiāng)科級領導干部的晉升問題。
領導職務與職級并行是指根據對應關系,公務員擔任的領導職務和職級可以互相轉任、兼任。
這種兼任不是冗余重復——如A君不能既是鄉(xiāng)科級副職,又是四級主任科員。
私以為,“兼任”可以從以下兩種角度理解:
第一種角度——人是主角:如A君既是鄉(xiāng)科級副職,同時又兼任了比領導職務更高的職級——三級主任科員,這是一種兼任關系。
第二種角度——對應關系是主角:如“鄉(xiāng)科級副職:四級主任科員”是一對對應關系,則這對對應關系兼括囊括了B君(鄉(xiāng)科級副職)和C君(四級主任科員)。
不能理解為一個人兼任兩個對應的領導職務和最低職級,所以D君不能擔任鄉(xiāng)科級副職的同時兼任四級主任科員,只能從鄉(xiāng)科級副職轉任為四級主任科員,或者從四級主任科員轉任為鄉(xiāng)科級副職,二者只能選其一。
《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規(guī)定,“晉升鄉(xiāng)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任鄉(xiāng)科級副職領導職務2年以上,或者任鄉(xiāng)科級副職領導職務和三級、四級主任科員及相當層次職級累計2年以上,或者任三級、四級主任科員及相當層次職級累計2年以上,或者任四級主任科員及相當層次職級2年以上。”
從原文看,實職副科、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單個或混合累計2年以上達到晉升鄉(xiāng)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資歷要求,但三個“或者”將情況劃分為四類,孰重孰輕的基調不言而喻。
鄉(xiāng)科級副職與三級主任科員相比,哪個晉升鄉(xiāng)科級正職更困難呢,個人認為是三級主任科員更困難,理由有二:
一是鄉(xiāng)科級副職在《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關于任職年限的表述中位置順序更為靠前。
二是要考慮現有領導干部的主觀情緒。《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guī)定》規(guī)定,“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履行領導職責,不擔任領導職務的職級公務員依據隸屬關系接受領導指揮,履行職責”,舉個例子,三級主任科員E君不是領導,且受鄉(xiāng)科級副職領導F君領導(職級職數滿了,最近調入的F君沒有兼任三級主任科員),等到有機會晉升鄉(xiāng)科級正職時,E君得到晉升,那么F君在主觀上會比較難接受,因為E從下屬一下子跨過了平級這步,直接成為上級。
從實際情況看,個人接觸到的縣級以下沒聽說過有純三級主任科員或者四級主任科員直接提拔晉升為鄉(xiāng)科級正職的——可能省廳或者某些地市會有,因為他們平臺更高、職級數更多。
但無論哪種,都需要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執(zhí)行程序——即三級主任科員任職鄉(xiāng)科級副職也需要走領導職務提拔重用程序。
#4
職級晉升職級
晉升職級,無論是從領導職務晉升職級還是,從職級晉升職級,都是按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guī)定》執(zhí)行程序,與晉升領導職務相比,部分職級晉升的考察環(huán)節(jié)可不作為必需環(huán)節(jié)。
關于職級晉升職級,主要想討論其受領導職務影響的情況。
以某鎮(zhèn)為例子,《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guī)定》規(guī)定,鄉(xiāng)鎮(zhèn)機關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量的60%,其中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總數的50%。
從上面可知,職級是有人數限制的,其中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作為一個層次,三級、四級主任科員又作為一個層次,在職級人數限定的前提下,四級主任科員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沒有名額阻力,只要年限資歷和工作表現符合要求即可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晉升二級主任科員還要加上名額阻力。
問題在于,四級主任科員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沒有名額阻力,但實職副科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擠入職級體系(職級只能逐級晉升,實職副科不能直接晉升二級主任科員),有名額阻力。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某鎮(zhèn)鄉(xiāng)科級副職未到晉升資歷年限或者干脆空缺,那鎮(zhèn)黨委是讓現在符合條件的一級科員晉升四級主任科員占用職級名額,還是“虛位以待”實職副科呢,怎么做估計都會讓另一個群體不滿意。
#5
職務晉升職級
職務晉升職級一般是兼任一個更高的職級。但也不排除以下情況:
一是晉升后免去領導職務,如縣處級正職晉升一級調研員,同步免去領導職務,適用的情況比較多,可能是一種人性化安置(如臨近退休,退居二線),也可能是補償其被調離領導職務等。
二是領導職務轉任同等職級(原領導職務被免除),這種情況相當于之前的“改非”,如鄉(xiāng)科級副職轉任四級主任科員,這種情況比較少,可能跟犯錯、組織處理等情況相關。
領導職務是概括性、層次性的職務,囊括了所有領導干部,而具體職務則五花八門,眾多具體職務的共同點和衡量點是領導職務。
不考慮股級干部的話,可以說領導職務是丈量具體職務的“尺子”,如縣處級副職可以是地市局的副局長,可以是省廳的副處長,也可以是縣級市的副市長,還可以是縣級市人大副主任,具體職務太多,需要把它們放到領導職務體系中來統(tǒng)一丈量才更規(guī)范有序。
但具體職務的范圍比領導職務更廣一點,主要體現在股級干部,如鄉(xiāng)鎮(zhèn)的“農業(yè)農村辦主任”是具體職務,但不是領導職務。
有人會說,那為什么你還整個一級科員都可以擔任的具體職務出來,《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等很多政策文件都沒談到具體職務呀。
因為具體職務也有正式的官方作用,其中體現在《干部任免審批表》(需要歸入人事檔案的重要資料)中,具體職務是需要規(guī)范表述在擬任職務欄的,是干部任免的基本內容,“農村農業(yè)辦主任”雖然不是領導職務,但也是《干部任免審批表》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當某個公務員有領導職務且兼任職級時,他/她的公職規(guī)范表述是具體職務加職級,如地市局某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
當沒有領導職務時,他/她的公職規(guī)范表述一般是職級,如地市局某科室四級主任科員,鄉(xiāng)鎮(zhèn)某辦公室一級科員。
但縣鎮(zhèn)的股級干部除外,股級干部的公職規(guī)范表述是具體職務加職級,如鎮(zhèn)農村農業(yè)辦主任、四級主任科員,或鎮(zhèn)農村農業(yè)辦主任、一級科員。
公務員級別與基礎工資等待遇緊密相關,也叫工資級別,而我們平常交流中“你現在是什么級別?”之類的“級別”更多的是指領導職務和職級,因為工資級別有時本人也不太清楚。
公務員級別有27級,一級最大,二十七級最小,但級別與領導職務(職級)是多對多的關系(級別與領導職務對應關系詳看《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級別與職級對應關系詳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guī)定》)。
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如省部級副職對應十級至六級,廳局級正職對應十三級至八級,廳局級副職對應十五級至十級,只知道一個公務員的工資級別是十級,是無法確定對方是什么領導職務的。
他可能是省部級副職,也可能是廳局級正職,還可能是廳局級副職,因為十級對應了3個領導職務。
反過來,如果僅知道一個公務員是廳局級正職,同樣無法確定對方是什么工資級別,因為他對應了6個級別。
正因為級別與領導職務(職級)是多對多的關系,而且級別層次數量大(27種),有多種情況會推動其升級變動,所以我們不太關心也不太了解自己或別人的工資級別。
看到這里你對公務員領導職務、具體職務、職級和級別四者關系有沒有理解得更清楚了呢?
本文只是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請關注、點贊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