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邯鄲學步的一些寓言—邯鄲學步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2023-12-27 08:33:16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思想文化的勃興時期,這個時期我國的寓言故事就盛行了,莊子、韓非子、列子都喜歡用寓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用故事來比喻深刻的道理。寓言故事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山海經》、明代劉基的《郁離子》里都有很多寓言故事。西方的著名寓言故事是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三百多個寓言故事,主要是與動物有關的寓言。
現將我國古代的著名寓言故事列舉于下:揠苗助長、東施效顰、楚王好細腰、唇亡齒寒、呆若木雞、道聽途說、割席斷交、邯鄲學步、黃粱一夢、井底之蛙、兩小兒辯日、買櫝還珠、南轅北轍、庖丁解牛、黔驢技窮、秦人好古、塞翁失馬、鷸蚌相爭、欲速則不達、朝三暮四、鄭人買履、刻舟求劍、愚公移山、守株待兔、葉公好龍、畫蛇添足、掩耳盜鈴、杯弓蛇影、杞人憂天、亡羊補牢、望洋興嘆等,這些只是我國古代寓言故事的冰山一角。幾千年文明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它們從各個方面給我們提供了精神養分。毛澤東的文學思想涵養極高,文章寫得非常好,胡適去臺灣后有個評價說,現代白話文寫得好的有兩個人,魯迅和毛澤東。毛澤東寫文章講話很喜歡引用寓言故事。比如1942年有一篇文章《愚公移山》,毛澤東批評那些自命不凡的人說:死了張屠夫,不吃帶毛豬。意思是不中用的人,有還不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