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職教風采 > 正文

    王維的佛學思想對文學的影響(王維的佛學思想對文學的影響是什么)

    佛教傳入中國,遠在東漢初年,或更早前。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時期,中國化佛教走上了相對獨立發展的道路,而鼎盛時期則當屬盛唐。

    王維的佛學思想對文學的影響(王維的佛學思想對文學的影響是什么)

    中國歷史上文人墨客多與佛學有淵源如:李白、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賀、杜牧、范仲淹、蘇軾、王安石、徐渭、文徵明等等。而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被稱為“詩佛”的王維,今天我們就先先聊聊王維。透過王維瞥見一下為什么中國文人思想多受佛學影響。

    ? 詩人王維為什么被稱為詩佛,得先從他的名字聊起。

    王維生活在唐朝鼎盛時期,此時佛教盛行,王維深受佛學影響。有部經書名叫《維摩詰經》,是佛教早期經典之一。王維字“摩詰”,與其名“維”組合起來正好是這部經典的名稱。王維的名字,正好折射出他的佛教信仰。

    佛教影響了他的生活節奏和政治態度,可以說,佛教左右了他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他的一生與政治似遠似近,對社會似親似疏,對自我似執非執。他的一生是這樣,他的詩與畫也如此。隨著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趨于消極,四十四歲左右時,為供“志求寂靜”的母親用以修行靜養,于“藍田縣營山居一所”,即輞川別業。此后苦心經營為一片山水勝地,成為他“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正如他自己寫的:“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消”。因而后期他的不少詩作對現實幾乎無任何積極反映,佛老消極思想濃厚,有的甚至充滿了佛空無寂滅的唯心哲理。

    ? 王維有一首詩《終南別業》,正好可表明一二他當時的心境。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大概的意思是:中年以后我就更加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晚年把家遷到了南山腳下。山林的生活自在無比,興致來臨之際,每每獨往山中信步閑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自己能心領神會。在山間閑走,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溪水盡頭,似乎再無路可走,但我卻感到眼前一片開闊,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風起云涌。在山間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無拘無束地跟其盡情談笑,以致忘了回去的時間。

    ? 王維的禪心可以從他的許多作品中得到明證。

    最能代表王維書畫成就的,是山水畫。王維在接觸惠能的弟子神會禪師之后,被惠能“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思想所折服,參禪方法從“漸修”轉為“頓悟”,從而開創山水畫南宗。他的畫體現了文人士大夫向往超然、閑適的情懷,追求更多觀照內心的與禪宗精神相契合的“自然”境界。如《竹里館》這首詩。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通過對“獨坐”“彈琴”“長嘯”與“幽篁”“深林”“明月”等詞語的對照應用,在一片死寂的氛圍中營造出人物一體、空靈寂靜的禪境。王維山水田園詩中浸透著若隱若現的禪機哲理。

    當世一般的詩人只將佛境當作人生調節的手法,與現實,則是丁是丁,卯是卯。王維則不是,他將佛引入人生,追求佛境中的“我”與現實中的“我”的合一,佛境中的藝術與藝術中的佛境合一,佛教深深地融入他的社會生活、政治追求、藝術創作中,達到了政、藝、禪三位一體。

    中國儒家尊崇人文歷史,敬仰古先圣哲之教義。而佛家有“依法不依人”之教。當知得此大法者不止釋迦摩尼,故佛書屢言“諸佛”。又言“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征得”,則“人人皆可成佛”之理與儒家“人皆可以為堯舜”之說又相似。

    中國莊老道家一派強調把自然之道作為萬物本原存在以及發展的規律,以道之自然無為為教育目的,重視“不言之教”。要求擺脫經驗知識的束縛,實現對自然本身的直覺體悟,通過學習自然而返歸與保全人的素樸本性。而佛家亦提出”何其自性,本自清凈,本自具足本不生滅本不動搖能生萬法。”一切皆是心的游戲,所以不必執著,不必非爭個對錯,全然接納。一切正在發展的,都是圓滿的。即回到清凈的本我狀態,得大自在。這又與老莊思想不謀而合。

    從春秋戰國到唐宋時期,中國古代文人多受儒、釋、道三家思想影響。佛教傳入中國后,帶來了西域的文學,美術,雕塑,音樂,建筑等。經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也影響著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

    《維摩詰經》卷一《弟子品》:" 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 卷二《佛道品》:" 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

    “人生如夢幻,空苦常悲戚。”只有認識到了這一切,才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生活得更為自在自然。佛教的人生觀看似悲觀,實則從另一層面促使文人對人生進行反省、觀照。佛教把空、幻、苦作為人生的真相,但也同時消解著人生盲目的自我夸大和私欲膨脹。我想也正因古代文人多受官場郁郁不得志之苦惱。內心深處矛盾時,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便把人生之苦與本體性的空、幻 聯系在一起。把佛教的苦、空、幻納入自己的人生觀中,使之成為其人生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古代文人才借詩詞、繪畫、書法等作品表達出自己的人生體悟與思想追求。

    今天就淺談到這吧,由于這個話題稍微有點大了,我也只能瞥見一角,提供一個思路給大家。若大家對此感興趣,可以多多關注我哦。

    本次文章參考文獻:《中國通史》錢穆先生著、《論唐代文人對佛教文化的接受》出自延安大學學報。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b3q24.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四虎精品 | 亚洲播放| 一本大道道香蕉a又又又 | 黄色网址在线视频 | 一区免费看| 亚欧洲乱码视频 | 日本免费黄色电影 |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孕妇av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片在线观看 | 天天爽 | a级黄色片网站 | 国产拍拍拍| a级黄色片免费 | 国产精选免费进入 | 凹凸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孕妇 | 国产亚洲视频一区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综合视频 | 超碰在线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黄色片入口 | 欧美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精品a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a在线观看 | 毛片一级免费 | 91av视频网站 | 免费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 | 中国黄色软件 | 日本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中国女人爽hgxxx | 黄色日b视频 | 91网站在线看 |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 欧美看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91视频在线 | 久久精品视频1 | 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