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教案課前準備-《望天門山》教案
教學目標:#教師資格證考試#
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以讀促悟,體會古詩的意境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激發學生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方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二、新課教授
教師范讀古詩,理解詩題及重點詞語
分小組自由讀詩,教師巡回指導正音
引導學生結合注釋,思考詩意
小組討論,作者表達思想感情
三、鞏固提高,嘗試背誦古詩
四、布置作業并結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逐字稿】
同學們,現在開始上課!
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視頻,有同學知道這是哪嗎?小紅同學,對,這是張家界的天門山。天門山位于安徽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又被叫天門山。誰來說說看了這段視頻的感受?小明同學,哦,很雄偉,還有嗎?很壯觀!在很久以前我們的大詩人李白也去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還寫下了千古名篇《望天門山》,那大詩人李白是怎么描寫天門山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望天門山》!
大家先跟老師一起讀一遍題目《望天門山》,誰能說說這首詩題目是什么意思呢?張三同學,哦,就是詩人看天門山。哦,這里是望,就是說詩人是站在天門山遠處,從遠處看,不是爬。那同學們讀了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呢?哦,大詩人看見了什么景色,是不是和我們看見的一樣呢?大詩人看見這些景色又想到了什么呢?讓就來學習課文吧!
老師先給大家范讀一遍古詩,同學們認真聽,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我們稍后一起學習(望天門山……)
好同學們找出生字了嗎?下面以小組為單位自學生字,然后派個代表給大家讀讀自己小組學習的生字!一小組同學舉手啦!來,一小組同學先來!嗯,一小組同學讀得準不準確?好,我們請二小組同學給一小組同學找出的生字組個詞!好,全班跟二小組同學一起讀中斷,楚國!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生字,那大詩人李白看見了什么樣的美景呢?請同學們大聲齊讀課文,注意字音!好,同學們聲音很洪亮, 繼續加油,還要注意讀古詩的節奏,要注意韻律美。
大家讀完了,詩句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句句看。
男生朗讀第一句。這里的天門就是指天門山。中斷是什么意思呢?張三同學,哦,中斷就是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很好,張三同學預習的很認真。楚江就是指長江。在中國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于楚國,所以又叫楚江。那開始什么意思呢?哦,是開通、開掘的意思。
那“天門中斷楚江開”連起來是什么意思呢?李四同學,哦,就是高高的天門山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大家看圖片是不是這樣呀!
看完了山,接下來詩人又看見了什么呢?哦,看見了長江水。長江水在這樣一處奇特的山形下是怎樣的呢?來,我們讀下一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回是什么意思呀?哦,是轉變方向的意思。原來碧綠的江水流到此處開始回旋澎湃。
從這兩句詩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小紅同學,哦,感受到天門山的雄奇壯觀!還有嗎?哦,還有長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
那接下來詩人又看見了什么呢?全班女生讀一下后兩句!哦,“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誰來翻譯一下這兩句呢?張三同學!哦,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非常準確,這里日邊來就是指這葉孤舟好像來自天邊。
這句詩前半句描寫了靜止的景色,后半句突然從日邊來了一片孤帆,一下子詩句又活了起來,給原本靜止不動的山帶來了動態美。
誰能給大家完整地翻譯一下這首詩!小紅同學,哦,詩人來到天門山腳下,遠遠的看見這高高的天門山被長江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遠遠的望去,有一葉孤舟從天地盡頭飛速飄來。
哇!讀了這首詩,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咱們分小組討論一下!
一小組同學已經舉手啦!來一小組同學!哦,能夠感受到天門山的壯美!還有嗎?二小組同學,哦,能夠感受到詩人對天門山的熱愛!還有嗎?三小組同學!哦,能夠感受到大詩人寫作手法的高超,幾個字就把天門山的奇駿寫出來了!哇,大詩人真厲害!
那有同學能背誦這首詩了嗎?來小明同學試一下!哦,小明同學背誦得非常流利!其他同學課后背下來!
今天的課就到這結束啦,同學們下課!
我是愛學習的小滿,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進步!關于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好的試講想法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