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全文誦讀-《論語》全文誦讀有朋自遠方來
五年級上學期誦讀詞曲
1.水調歌頭
宋 蘇軾
原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菩薩蠻·大柏地
毛澤東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后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áo)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3.蝶戀花
宋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4.憶江南詞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5.山坡羊·驪山懷古
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
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五年級上學期誦讀古詩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zì)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登泰山
(元)張養浩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3.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4.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5.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6.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
7.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8.與諸子登峴山
(唐) 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9.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10.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五年級上學期誦讀論語鄉黨
1、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2、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3、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4、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6、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8、季康子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9、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10、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五年級上學期誦讀孟子
1、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盡心下》
2、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3、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離婁下》
4、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孟子·離婁上》
5、孟子曰:"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孟子·盡心上》
6、孟子曰:"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盡心上》
7、孟子曰:"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孟子·公孫丑下》
8、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茍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孟子·告子上》
9、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日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孟子·滕文公下》
10、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孫丑上》
五年級上學期誦讀歷代散文選
(一)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老子》第六十三章
(二)
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三)
岳陽樓記(節選)
(宋)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hào)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